东莞


支持IPV6
关怀版
无障碍
南城:推动“城、人、产”深度融合 努力打造东莞“首善之区”
字体大小: 发布日期: 2023-02-07 10:37 来源:本网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南城将抢抓全市实施‘强心’战略、高位统筹建设‘黄金双轴’的重要机遇,以‘首善之为’奋力打造东莞‘首善之区’,勇当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深度城市化的‘探路尖兵’,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路径,努力为‘双万’新东莞高质量发展贡献南城新力量。”

  640 (1).jpg

  翟嘉欣 摄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贯彻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工作要求,根据市委部署,我市开展“锚定高质量 奋力开新局——一把手系列访谈”活动。

  近日,南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朱利民接受了东莞日报社、东莞广播电视台联合专访。朱利民表示,南城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部署,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以“拓空间、提品质”为目标、抓手和路径,坚持项目引领,持续加大政府投资,推进“黄金双轴”片区南城段重点项目连片改造,以及莞太路等主干道的品质提升工程,加大对第一国际商圈、总部基地、莱蒙商圈的周边交通与空间综合构建,着力以交通形态的提升带动城市形态、商业形态的进化,建设高品质“城”市中心。加大民生“五个位”项目投入,加快推进国际商务区北部学校等教育扩容提质攻坚行动,以及南城医院扩容提质建设项目,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打造人才向往之城。实施“产”业立新柱工程,引导和扶持金融、软信、建筑、光伏储能、潮玩、先进制造等各类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城、人、产”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全市“首善之区”,勇当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深度城市化的“探路尖兵”

  规划建设城市发展黄金新区”

  主流媒体: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南城接下来将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

  朱利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接下来,南城街道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部署,以“拓空间、提品质”为目标、抓手和路径,坚持项目引领,持续加大政府投资,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环境、消费环境、营商环境,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加大民生“五个位”项目投入,不断提升民生福祉。实施产业立新柱工程,引导和扶持金融、软信、建筑、光伏储能、潮玩、先进制造等各类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城、人、产”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全市“首善之区”。

  一是突出打造“城市发展黄金新区”。南城地处城市中心区,市委赋予南城建设“首善之区”的使命,让我们在新时代有了更远大的奋斗目标。南城将依托国际商务区这一驱动核心,加快推动南城城市空间和品质持续优化提升,促进首开区建设、土地出让和招商引资,完善商务区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充分运用好中心城区核心地段唯一连片增量用地,推动成熟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深度城市化,辐射带动“黄金双轴”南城段和商务区周边片区加快建设、提质发展,努力打造彰显东莞“首善”的“城市发展黄金新区”。

  二是突出推进深度城市化三大攻坚战。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南城将全力强化硬联通、全速拓展城市空间、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奋力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城市。南城将深入推进综合交通建设攻坚战,大力建设“综合交通、品质交通”体系,坚持以交通形态引领商业形态、城市形态升级。深入推进城市拓空间攻坚战,以更新改造为重点大力拓展优化城市空间,以“更新”理念有机推进城市更新,引导国际商务区、总部基地等重点空间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深入推进城市形态提升攻坚战,大力打造具有莞邑特色的城市样板,营造拴心留人的城市综合环境。

  三是深入推进经济提速、民生提优、城市提质、治理提效、党建提标五大行动,加快推动一批新兴产业载体投入使用,谋划储备一批利当前、增后劲、管长远的重大项目。具体包括:实施经济提速行动,致力打造“科技创新+先进制造”重要节点,大力推动国际著名高端服务业落户,打造全市金融集聚区。实施民生提优行动,致力提升民生服务温度与质感,打造“幸福南城”。实施城市提质行动,致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和人才吸引力,擦亮南城篮球、羽毛球等体育名片,打造更多高质量公共文化空间,培育开放兼容的特色城市文化。实施治理提效行动,致力建设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以高质量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实施党建提标行动,致力打造引领发展的“红色引擎”,以党建引领南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五大工作”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主流媒体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委对今年工作提出了方向和目标,也作出了工作部署。今年南城制定了什么目标计划,抓好今年工作的重点突破方向在哪?

  朱利民:南城街道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对今年工作部署,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奋力推动城市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市前列。

  一是重点抓好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加大重点项目谋划力度,形成重点项目接续推动机制,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投资的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行重点项目分级管理和领导责任制,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多措并举助企扶企,鼓励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用好用活专项债,为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提供坚实支撑。

  二是重点推动空间拓展,营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大土地整备力度,整备收储工业用地,为产业发展腾空间;加快城市更新项目落地,推进“黄金双轴”片区南城段7宗重点项目、亚创智慧新城等“工改工”城市更新项目连片改造;综合优化更新方向,实行“政府服务保障+市场深度参与”,推进低效工业园区改造,全面提升南城产业承载力和城市功能品质,拓展优化南城产业发展空间。

  三是重点提升城市内涵,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力发展“综合交通、品质交通”,推进东莞大道、莞太路、宏图路、滨河路、绿色路、水濂景观路、科创路等7条主干道的品质提升工程,改善重要区域周边交通与空间环境,推进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协调运行。打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带动道路提升工程沿线公共空间升级改造,加快建设万里碧道,加强串联慢行系统与生活社区、商业设施、公园绿地,推动慢行交通串珠成链、成圈成网。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事业,推进教育扩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养老事业体系。

640 (2).jpg

  海德商圈-翟嘉欣 摄

  四是重点激活民营经济,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开展稳企帮企行动,以走访调研和“一对一”服务联系,摸清企业发展需求精准服务;促进优惠政策落地,资助实现“小升规”的企业;协助企业稳岗稳产,加强企业用工保障;重点扩大消费,培育新兴消费,依托辖区商圈、汽车销售平台、城市地标等提升消费品质、创新消费场景、拓展消费业态,激发消费“热点”。

  五是重点加强招才引智,增强创业创新动力。着力做好人才引进和服务工作,全力搭建人才引进平台,凝聚各方面优秀人才;提供优质创新创业平台和走心服务,依托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和省博士工作站,为人才提供交流平台和深造机会,营造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保障好人才的“安居乐业”,及时发放人才引进相关补贴,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增强辖区人才吸引力。

  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

  主流媒体:要实现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唯有迅速动起来、干起来。南城将如何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具体的工作措施?

  朱利民:一直以来,南城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开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积极协助优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瞪羚企业和百强创新企业,为科技创新发展创造新的动力。接下来,南城将大力实施产业立新柱工程,狠抓“三个重点”,在产业转型上加快突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业集群化。

  一是重点突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政策优势,用好《南城街道稳经济促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力促相关行业企业加快有效发展;充分利用《南城街道促进建筑产业发展暂行办法》提升南城本土建筑企业竞争力,吸引更多优质建筑企业扎根南城发展。深入实施“倍增计划”,配置针对性扶持政策,推动企业实现规模与效益倍增;动态调整现有的街道倍增计划试点企业,针对性扶持有潜力企业。支持鼓励“工业上楼”,出台系列鼓励支持政策和措施,加快总部经济聚合。发挥优势企业带动效应,持续引进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软件信息产业

  二是重点加速“专精特新”企业及软件信息产业培育,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筑巢引凤,持续吸引软件信息产业。深度挖掘“潜力股”,加大对潜力较大企业的培育力度,利用产业政策的引导数据挖潜。做好中小企业培育,提升南城制造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三是重点提升辖内金融产业集聚度,以金融赋能科创制造强市建设。强化金融总部招引,通过“以大带小、以商招商”,争取再引进一批持牌金融机构总部、区域性金融总部、功能性总部、特色专营机构等分支机构。金融创新赋能科创制造,丰富“三融合”产品,提升金融产业集聚度,提升对全市科创制造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大力培育总部经济产业群

  主流媒体:今年是招商大年,南城将如何按照市委要求,学习先进城市经验,激发招商热潮?在招商引资方面有什么具体的实招和打算?

  朱利民:招商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南城以高度的热情,紧抓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明确招商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推动了一批如南城碧桂园科技产业中心、宏远人工智能产业中心、康华国际健康产业中心、莞睿数字谷等重大“链主”项目落户。接下来,南城将比学赶超,全程跟踪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协助做好项目调研及各项审批等工作,用心、用情、用力抓工作、促落实,真抓实干加速推动招商引资,打动更多的客商到南城投资兴业、共创未来。

  一是开展走访交流调研,学习考察招商引资。牢牢抓住当前招商关键窗口期,组建招商引资交流调研队伍到先进城市,借鉴学习招商引资的先进成功经验,并主动“走出去”举办投资交流会,精准把意向投资企业“请进来”。

  二是落实招商体系改革,实现精准招商。加快街道招商引资工作微改革,以“行业+部门”为招商战斗单元,组建专业化招商队伍。完善招商政策体系,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完善招商管理办法,精准制订相应招商工作方案,研究制定“南城特色”的新一轮产业发展政策。实行招商引资项目责任制,吸引更多总部企业、金融企业、现代服务业企业集聚

  三是充分发挥同乡会、商会纽带作用,汇聚港澳台等重点地区的投资力量。利用香港同乡会、各大商会力量,与境外知名人士、商协会、咨询机构等建立常态化联系,拓展项目来源,融合性地开展外资项目的招引;以高水平建设“香港中心”、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入驻为契机吸引港台企业投资;加快培育台资港资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港台企业留莞做大做强。

  四是开展产业基金招商,实现“以投带引”。引入更多投资型基金,探索政府参与引导成立招商引资专项基金新模式,以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培育、留住现有优质高成长性企业,逐步把市外项目引入南城。采取“以投代奖”的方式,解决招商引资难题,促进高科技产业和兴新兴产业落地发展,实现以基金招商引商。

  五是开展总部经济招引,聚焦招大引强。以建设总部经济为突破口,扩展联系渠道,加快规划、引进各类型企业总部、区域总部、500强企业,持续推动南城产业转型升级。用好全市核心区位优势,充分发挥“黄金双轴”区位优势,加快推动国际商务区及总部金融集聚区建设,吸引更多全球行业龙头和独具潜力的独角兽企业进驻;完善总部基地相关配套措施,大力培育总部经济产业群,为总部经济发展蓄势赋能。提升政策吸引力,制定南城总部经济奖励和补贴政策,对设在南城的企业总部、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等,给予租金补贴、提供学位等奖励

  六是开展宣传推介,建立招商品牌。深化与广深港澳创新产业互动,加大与金融业、现代服务业全面对接,加强与各行业协会资源对接,争取在重点领域招商工作取得新突破。充分利用国际商务区平台举办特色品牌招商会,发挥南城现有企业资源“以商引商”,依据产业链招商图谱和第三方资源主动举办投资交流会,邀请符合南城产业导向的企业前来南城投资考察。


【TOP】打印页面】【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