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地处东莞城市中心区,是东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辖区面积56.6平方公里,下辖18个社区,包括14个传统社区,4个新型社区。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南城常住人口达41.83万。 南城原名“篁村”,1987年10月设立篁村区街道,2001年10月更名为南城街道。1978年前,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1979年篁村人民公社农业人口的年终分配人均为160.8元。改革开放使南城从原来分散的农村,成为东莞新城市...
[详细]
南城位于东莞市中部偏西南,处城市中心区之南,东经113°46',北纬23°001'。在东江南支流下游厚街水道的东岸,东部和东城街道接壤,南部与厚街镇、大岭山镇毗邻,西部和万江街道隔河相望,北部与莞城相连。 南城全境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全境面积56.6平方公里。地势北低南高,东南部多山岭,峰峦起伏,地势较高,属丘陵地带,地面高度在海拔130-150米之间;西北部都是冲积平原...
[详细]
一、秦至清代 秦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南取面越之地”,统一全国,置立郡、县。南城地域属南海郡番禺县地。 汉东汉永建年间(126—131年),分番禺立增城县。南城地域属南海郡增城县地。 晋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分南海郡立东官郡,置宝安县(东莞立县之始)。南城地域属东官郡宝安县地。 隋开皇十年(590年),废郡置州,立广州。南城地域属广州宝安县地。 唐至德二年(757年),将宝安...
[详细]
改革开放以来,南城坚持勇立潮头、敢闯新路、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一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紧抓每一轮的发展机遇,逐步从一个综合实力落后的镇街发展成为东莞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市成功迈上万亿GDP、千万人口的新起点,成为全国第15个“双万”城市,新一轮的发展大势正在酝酿。市赋予南城建设“首善之区”的使命,“善”是各种美好事物的集合,“首善”就是上...
[详细]
我们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力推动南城经济行稳致远。街道地区生产总值相继突破400亿、500亿、600亿、700亿的大关,经济综合实力从中等偏上提升至全市前列。第三产业比重连续多年保持在8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税收总额连续多年在全市32个镇街中排名第一。金融业实现税收贡献度接近街道总税收的四分之一,社区集体总资产突破100亿、年度总收入突破10亿,同比增长均在9%左右。集聚...
[详细]
国家级、省级荣誉: 1、2000年获“广东省体育先进镇”称号 2、2003年获“广东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称号 3、2004年获“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称号 4、 2004年获“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 5、2004年获“广东省卫生镇”称号 6、2006年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镇”称号 7、2007年获“广东省文明单位”称号 8、2008年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9、2010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