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清溪镇栏目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安全生产信息公开

清溪推进有限空间场所可视化监管 筑牢企业安全屏障

来源: 本网 发布时间: 2023-06-09

  近年来,有限空间作业成为行业高风险点,有限空间事故频发多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多起事故暴露出企业安全意识淡薄、主体责任落实不紧不实、培训教育流于形式、作业审批制度落实不到位、应急救援处置不当、科技手段监管薄弱等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有限空间安全管理,清溪应急管理分局从“人防、技防、物防”着手,大力推进全镇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低成本、高效能、精益化”的可视化有效监管,进一步提升事故防范能力。截至目前,已投入运行16家、安装调试54家,进度为85.37%。

  排查梳理 摸清点位  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针对近期各地有限空间安全事故多发频发的情况,清溪应急管理分局早谋划、早部署,迅速组织召开局务会议,分析研判当前全镇安全生产形势,要求各股室结合当前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及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提质专项行动,在此前摸排掌握底数基础上,对全镇涉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再摸排再梳理,特别是对有限空间种类、管理情况、有限空间作业类型、频率、外包作业开展情况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为进一步准确掌握全镇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点位分布情况,实施动态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作用。

  实地调研 全盘考量  选择最优实施方案

  清溪应急管理分局组建工作推进小组,直奔企业解决问题,与各涉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座谈调研,收集各企业日常有限空间场所安全管理难题,实地察看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经多方调研,借鉴兄弟镇街经验,寻求最优解决方案,最终应急管理分局敲定了视频实时监控方案,利用海康威视CS——H5摄像机接入萤石云视频平台,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区域实时监控。该摄像机成本近百元,具有成本低,无需月租的特点,可实现全年365天实时监控,且摄像机具备AI识别功能,如有人员进入设定的有限空间区域就会有报警提示,可有效防止作业人员未经审批进入作业场所,从而预防有限空间安全事故。

  因地制宜 逐家调整  科学设计预警区域

  考虑到当前清溪镇有限空间场所类型多样,面积大小不一,倘若使用统一化、标准化的监测系统,则不能高效发挥有限空间在线视频监控作用。为进一步避免出现预警乱报、漏报等问题,确保时效性和精准度,视频监控安装后,预留两周的设备调试期和企业适应期,安排专人跟进调试,实地绘制检测区域,设置预警功能,并就相关技术细节进行答疑和说明,确保企业会用、能用、用好视频监控系统。

  专人负责 实时监控  推动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

  多起事故证明,事后“救”不如事前“防”。对此,清溪应急管理分局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精神,将视频系统平台接入镇委应急指挥中心,由专人24小时实时监控。视频监控识别有人经过,将报警信息同步传送至该企业负责人、属地村(社区)安全办、应急管理分站及应急管理分局,实现四级共同监管。同时,通过三级工作群、无线对讲、值班电话等方式,调动专职安全员、村(社区)安全办人员赶赴现场核实。如作业前未向属地村(社区)报备进行作业,对查出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督促指导企业限期整改闭环,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解决有限空间作业事前安全监管动态感知难、违法取证难的问题。  

  推行有限空间视频监控是清溪应急管理分局实现科技兴安的第一步,下来,将向镇村工业园、锂电池、粉尘涉爆等重点监管企业全面铺开,强力推动清溪镇工贸行业作业场所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将“非现场”监管作为全覆盖监管的辅助手段,全面提升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和安全监管能力,全力维护辖区内安全稳定大局。


延伸阅读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在有限空间作业,往往容易因为通风不良,导致有毒、易燃气体的积聚和缺氧等,造成有限空间人员伤亡事故;同时,由于内部固有风险,产生危害时,人员不便于逃离或救援。

  《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应急管理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中毒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未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建立安全管理台账,并且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二)未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或者未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要求,或者作业现场未设置监护人员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