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0多岁的李阿婆(化名),在30多年前突然出现了一个“怪病”,右侧髋关节莫名其妙出现疼痛、活动受限,导致她行走困难。当时曾在其他医院治疗过,但是没有痊愈,甚至一度被诊断为髋部肿瘤。听说得了肿瘤,阿婆便放弃了治疗,抱着失望的心情出院休养……
没过多久,阿婆的腿疾出现“反转”,疼痛有所缓解,也能下地走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婆的右脚慢慢“缩短”,比左脚短了6厘米的长度,走路开始一瘸一拐,需要拄拐杖走路,而且一过就是30多年。
近日,阿婆的右腿突然出现肿胀,右边大小腿均比左边肿大了一圈,随后来到清溪医院住院治疗。当询问“长短脚”的原因时,家属告知:“这个是30多年前股骨头坏死所致的后遗症。”
入院后经过一系列的诊疗,阿婆右腿肿胀很快就消退了。但骨科一区的医生们并没有止步,开始认真研究阿婆“长短脚”的原因,同时查询医学资料并与广东暨南大学附属医院的刘宁教授咨询探讨病情,终于找到了阿婆腿疾的根源——原来是髋臼发育不良导致右侧髋关节脱位,股骨头上移并萎缩。
诊断虽然明确了,但是面对70多岁的阿婆,需要恢复相差了6厘米的“长短脚”,还要把30多年前就已经分离的关节重新恢复,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陈昉主任带领科室医疗团队多次探讨,在暨南大学医院刘宁教授的指导下,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成功为阿婆实施了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右股骨转子间截骨矫形术,让阿婆重获走好“平稳人生路”的机会。
回想当初,当告知阿婆说她的右腿短缩跛行能治好时,阿婆的眼神从疑问、好奇到充满希望,还一直怀着担忧的心情。最终,清溪医院的医务人员没有让阿婆失望,目前阿婆右腿短缩已经恢复了长度,扔掉了拐杖,开始正常行走了,这对阿婆来说,无疑为晚年生活迎来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