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清溪道路两旁涌现不少新店铺,其中也不乏一些店铺还是“门前三包”“小白”,对“门前三包”责任不熟悉。日前,清溪城管持续开展“门前三包”管理和评比工作,创新举措,通过推进“小红旗”评比机制,不断提升城市“文明范”。
为了强化对新店铺的管理,清溪城管依托城管片长、执法股、村“社区”协管员,地毯式摸排未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的店铺,积极推进“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和评比工作,宣传引导商户自觉维护门前环境卫生,共同提升市容环境水平。执法人员向负责人解读了“门前三包”的责任范围、责任要求以及重要作用等内容,提醒商户要规范顾客有序停车、维护好门前卫生环境和绿化整洁,不能占道经营和违规设置广告牌。
据介绍,“小红旗”评比将商户纳入“门前三包”评比对象。执法人员和城管片长通过日常巡查,将每日巡查的情况计入评比中,每月根据“门前三包”的情况给各商户、单位贴旗子。当月评比结果为优秀的商户,执法人员和城管片长将会对其贴“红旗”以示奖励,发现1—3次未落实“门前三包”的,则贴“蓝旗”,而未落实“门前三包”工作的4次及以上的,则贴“黄旗”。对“门前三包”责任制不落实的,执法人员则按照 “三教而罚”要求实行立案执法,为执法工作落实提供法治保障。
其间,执法人员根据每日巡查的情况整理出评比结果,逐家逐户贴上相应的小旗子,他们为“红旗”商户点赞,让他们再接再厉,保持优秀的成绩,为“蓝旗”商户耐心分析需要改善的地方,争取下次成为“红旗”商户,为“黄旗”商户进行耐心教育,手把手讲解如何落实“门前三包”责任。通过评比活动,树立榜样典范,极大地提高了个体商家的积极性,各商户维护环境逐渐实现了从“被动”到“被动”、从“他律”向“自律”转变。
“门前三包”不仅是城市形象的体现,更彰显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清溪城管将继续采取“执法人员+网格员+文明督导员”的模式,依托城管片长、村“社区”协管员,实时记录每家店铺“门前三包”责任落实情况,积极开展“门前三包”管理工作和评比工作,通过整洁的市容环境助力“百千万工程”在清溪镇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