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以“五持”为抓手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审时度势壮大集体经济
为深入贯彻实施乡村产业振兴战略,三中村结合集体经济情况,一是引进优质企业,2018年三中村企业租金率在2017年的基础上普遍上升30℅,厂租提升至18元/平方米以上;二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淘汰高污染低效能落后企业,大力打造高质量经济发展模式;三是梳理现有村组资源、购买厂房物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等,实现村组经济保值增值;四是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厂房、物业租金价格,完善合同管理,调整开展租金代扣工作;五是坚定不移推进三中城市更新工作,本项目总规划面积150余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3万余人,并将建设学校、医院、活动中心等完善的配套设施,建成后将使三中村彻底改善居住环境,极大提升物业价值。2021年底,三中村集体经济总资产45203万元,集体经济总收入7095万元,集体经济净收入5347万元。
秉持尊重人才好初衷 树立长远目标培养人才
为深入贯彻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战略,三中村高度重视,切实落到实处。一是加强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工作,严格优化两委班子成员队伍结构,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工作,招聘优秀年轻人为群众服务等。二是制定完善《三中村籍学生奖学暂行奖励办法》,每年对考上大学的学生进行奖励。2018年,奖励16人,金额为72000元;2019年,奖励7人,金额为26000元;2020年,奖励20人,金额为81000元;2021年,奖励25人,金额为90000元。
保持推陈出新大劲头 营造文化兴村良好氛围
为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三中村不断挖掘文化资源优势,融入新时代文化元素,推陈出新。一是开展村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2018年以来,三中村主要协助开展了3次“赏花行”活动、开展了2次“三八”妇女节活动等;二是充分运用三中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各项功能,开展每一季度老人生日会活动等一系列惠民活动;三是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整治手段,净化社区环境;四是编纂《三中村志》,形成最终文本,并按户派发给村民;五是推出三中村影像文化工程项目,赓续传统文化精神。其中,三中村先后投资约40万元,大力推进该村影像文化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建成后将全面系统展示三中村的历史面貌、整体形象、视觉画面。同时,三中村还将全面建立电子族谱和乡村影像APP,并持续更新,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珍贵的史料,也便于群众查阅。
执持绿水青山新理念 加快推进生态振兴进程
为深入贯彻实施乡村生态振兴战略,三中村决心以此为契机,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针对“脏乱差”区域、臭水沟、杂物乱堆放等诸多问题,全力以赴进行“地毯式”排查,以清走垃圾杂物、建设“四小园”、土地硬底化、明沟改暗渠等方式逐一整改落实,掀起全民参与氛围,并不断细化深化。二是推进湖笃尾村美丽宜居村工程。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约570万元,其中镇财政投入200万元。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招投标环节,正在施工中。三是推进顺峰路彩绘工程,通过在顺峰路两旁房屋立面进行防水处理、上画等,提升村容村貌。
心持党建引领首方向 开启组织振兴崭新局面
为深入贯彻实施乡村组织振兴战略,三中村严格全面系统地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党员日常管理,坚持做好党建台账,扎实开展党员相关活动。一是重点加强党组织规范化制度建设,全面系统重新整理党员信息并归档,完善党员活动室、制度上墙、党员阅览室、党务宣传专栏等党建设施。二是推进党员教育常态化建设,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加强学习教育。三是强化班子建设,提升末端执行力,狠抓重大时政理论集体学习,严抓廉洁纪律教育,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执行力。
近年来,铁松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中央、省市、镇关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注重从实处着手、从关键处突破,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21年,村组两级总收入5542万元,同比增长9.61%;总资产40626万元,同比增长25.42%;村集体长期保持稳定发展。
铁松:“五个坚持”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坚持扩量提质 大力培育产业发展
铁松村着力培育品牌经营主体,结合“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理念,依托东莞维康生态园,借力省财政专项资金,建设了东莞市农技推广服务驿站;积极落实农村电商扶贫兴农,在驿站内设立农产品电商网络直播间,通过企业主代言推荐和专业电商运营团队操盘,推广清溪本土及清溪对口帮扶德江县农业企业的产品,推动优质农产品、工业品和旅游产品的“网上消费”,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21年,驿站实现产值1200万元;维康生态园先后被认定为“广东省菜篮子基地”“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东莞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等,为探索农业生产与休闲观光旅游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效路径。此外,铁松村还牵头创办峻银蜂蜜合作社,以“农户+合作社”的模式生产优质的蜂蜜产品,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推动实现农产品增收,农业增收。
着力促进集体租赁经济。村组共有集体物业约17.7万平方米,进驻企业 283家,主要涉及电子、五金等行业。通过加大对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和农村集体管理平台的应用,2021年共推进闲置资产、土地平台交易19宗。
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空间。不断盘活更新旧厂房,探索清水路集体工业厂房和金龙工业区厂房进行“工改工”项目建设,计划以拆除重建的方式对铁松村千秋岭、松元围、禾长岗等共约32.05万平方米旧村旧厂房进行改造升级,全力谋划推进钟围、水尾塅等两个村民小组产城融合类更新单元项目。
坚持共建共享 推动生态长足发展
强化规划引领。为进一步强化示范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委托北京景观园林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编制《东莞市清溪镇铁松村环境改造提升设计方案》,对千秋岭商业街、社区服务活动中心、铁松市场小公园等区域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富有文化内涵的特色活动空间。项目总预算为650万元,其中村级资金350万元,镇补贴300万元。
强化风貌提升。对铁松市场入口进行整治、G228 沿线周边建筑进行统一改造,并将铁矢岭李氏宗祠、黄氏宗祠墙体立面进行彩色涂鸦,添加勤劳、丰收、孝顺等传统文化元素,体现朴素民风,让优秀的传统品德代代相传。完成了村内外主干道、“四沿”廊道总体实现亮化美化,通过绿化改造、打造街头小景等方式见缝插绿,绿化美化村内环境,累计改造“四小园”12个。
强化环境治理。在全力配合镇开展铁矢岭河综合治理和景观提升工程的同时,全面完成10个村民小组的截污管网建设,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到清溪污水处理厂;积极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等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强化基础建设。开展10个村民小组的主干道路及村内部道路硬底化升级工程。落实全市“供水一张网”整合工作要求,全部接驳粤海水务有限公司供水管网。在农贸市场和村委会旁设立两个垃圾分类示范点,完成铁松村大件垃圾临时存放点及垃圾压缩站升级改造。开展“厕所革命”专项行动,全村 1075户家庭实现无害化卫生户厕。
坚持开拓创新 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强化特色文化推广。办好清溪黄家班麒麟文化培训中心,系统传授麒麟舞文化及传统武术的相关知识,面向广大青少年以及麒麟舞爱好者进行麒麟制作、麒麟文化展示、麒麟舞等项目培训;该培训中心成功创建为2021年东莞共享文化年100个共享文化空间之一。充分利用村内5支麒麟队带动作用,积极培养传承麒麟舞的后备力量,全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优化公共服务配套。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标准化建设铁松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全镇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管理,为村民群众提供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建成铁松村党群服务中心,内设党务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法律服务、自治互助服务、计生妇联服务、国土资源服务、劳动就业服务等7大类职能窗口,配备“莞家政务便民自助终端”,为村民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建成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10个社区休闲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并全力打造篮球文化品牌,自2014年以来铁松篮球队连续包揽清溪镇篮球联赛冠军。
深化乡风文明培育。完成村规民约修订,结合乡村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善奖惩机制。建成铁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功创建为市级文明标兵村,同时积极开展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已创建星级文明户1户、五好家庭3户、最美家庭2户。
大力实施“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和人才回乡创业计划,做好村内重点企业、重点人才的宣传推广工作,着力引才育才留才;积极参与“一镇一品” “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广东技工”三大工程,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育,提升就业创业的能力。
坚持党建引领 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抓好联系群众工作。充分发挥村党委以及3个党支部89名党员(含2名预备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实施铁松村“党员联系农户”方案,按照就近就便、分类联户、动态管理的原则,通过分类摸底排查、党员结对安排、划分服务网格,落实好疫情防控、为群众办实事、动员群众参与建设等各项工作。抓好基层治理工作。在2017年成功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的基础上,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建有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结合乡村治理数字化建设工程,安装高清视频监控点62个、联网镇公安分局慧眼320个,完成“智网工程”建设,分成8个网格,配备智网员12人、党员志愿者42名,通过镇网格化管理平台对环境卫生、疫情防控、出租屋、三小场所进行网格化管理。抓好“三公开”工作。全村共有70名村民代表,定期听取村民委员会工作报告、村股份经济财务工作、财务收支情况报告,审议决定本村建设规划、经联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有关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的重大事项,并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和村规民约做好党务、政务、财务民主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