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到清溪开展调研工作 把脉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为贯彻落实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谋划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乡村振兴示范带,近日,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率东莞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研究课题调研组深入清溪镇开展课题调研工作,指导清溪科学规划、抓住重点、务实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整体融入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带。
5月25日下午,市课题调研组一行围绕“产业兴旺、环境改善、风貌提升、乡风文明、设施完善、治理有效”等乡村振兴示范带的6大基本要素,以及清溪镇“一心两廊三片区”“一核两极三组团”等规划纲要,沿大王山森林公园、土桥、青湖湾科创中心、力合双清创新基地、契爷石湿地公园、大利、维康生态园、铁场、清溪生态农业产业园、耕山小寨、清溪森林公园、清溪河、清厦、铁矢岭河、浮岗、石马河、长山头一线展开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查阅方案等方式,实地了解清溪第一、二、三产业发展,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红色革命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精品(示范)村,美丽宜居村等有关情况。
调研组对清溪镇着眼全局统筹谋划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工作思路予以肯定,希望清溪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适应新阶段发展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结合现有的产业、生态、文化资源,进一步创新思路和工作措施,积极打造以产业为主线、山水为脉络、文化为灵魂,以中心村为节点、圩镇为枢纽,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带,推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先行示范带,在全市乡村振兴新征程上探索走出一条符合清溪实际、具有岭南特色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路子,为新时代提升东莞乡村振兴质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贡献清溪力量。
黄加强:发扬红色传统 深化特色精品示范村成效
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土桥村两委干部黄加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在如火如荼的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中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以“干”字当头,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土桥村拥有珍贵的红色文化历史,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多年来,红色文化已成为土桥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创建全国文明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黄加强作为村党总支委员,分管环境整治任务大责任重,干活却从不马虎,从村头到村尾处处都能看见他的身影。深入整治一线,凡事亲力亲为就是黄加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攻坚战中的真实写照。自全镇打响这场攻坚战以来,他强化党建引领,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时代特征和自主进取的创新精神,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的目标任务,积极探索符合土桥村实际的发展路径,经常带领村民小组干部、村精管办骨干入户走访调查,面对面宣传人居环境工作,举行各类宣传活动,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同时,充分发挥村保洁员、志愿者作用,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的长效机制,以村规民约为约束,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保护”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土桥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村”“东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东莞市特色党建示范村”“东莞市农村廉政风险防控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并于去年成功创建东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民之所望,“整治”所向。期间,黄加强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于深化土桥特色精品示范村成效工作结合起来,让村民切身感受到了创建全国文明村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黄加强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与“四小园”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抓好废旧畜禽圈舍、乱搭乱建、破危房屋、边角地、闲置地、垃圾黑点等严重影响人居环境因素的整治,扭转散乱差状况,实行整体规划,因地制宜,以实用、简洁、美观的标准,建设“四小园”,同时在主干道路肩栽植绿化树木、花草,实现一路一景,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全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据统计,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土桥村共计出动260人次,投入经费约10万元,巷道硬底化累计面积约500平方米,明沟改暗渠约150米,清理垃圾192吨,整改问题197个,整改率达100%。其中城乡环境152个,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32个,小微水体2个,危旧农房3个,“三线”问题8个。
“这些年,村里变化很大,一到晚上大家都出来散步,越来越热闹了。”黄加强感慨,村道铺上了沥青,矮墙上画了彩绘,小边角处栽满了鲜花,昔日的“脏乱差”不见了,华丽转变为美丽新农村,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土桥村将进一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擘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蓝图。
钟业兴:凝心聚力打造宜居宜业环境
在镇委、镇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下,谢坑村新上任的党总支委员钟业兴,认真贯彻落实清溪镇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精神,并结合本村实际,适应新常态、谋求新作为、实现新发展,推动了谢坑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稳步提升。
谢坑村位于清溪镇南面,总面积3.2平方公里,辖有5个自然村,常住人口约4.7万人。随着辖区营商环境的稳步提升,快意电梯、华鹏飞等上市公司先后落户谢坑村,也给谢坑的日常管理带来较大压力。趁着乡村振兴的东风,钟业兴上任后全力配合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不断提升辖区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整合队伍,率先打造村(社区)城管工作站。钟业兴充分认识到提高村(社区)服务管理的重要性,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整合了村城管、网格等队伍,联合上级部门打造了全镇第一个社区城管工作站,积极配合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打造村(社区)环卫保洁提升样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钟业兴和他们村的城管工作站一次又一次冲在前,迅速在全村发动清垃圾、清杂物、清搭建等“三清三拆”工作,提升了辖区人居环境。
凝心聚力,压实两委分片包干责任。钟业兴充分将此前深入深圳民乐,东莞万江、塘厦等地学习的经验进行总结,上报村党组织书记同意后,争取全体两委干部的工作支持,做到全体村干部下沉到每一个小组,确保每次整治行动均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队,组织村城管队员、环卫工人分阶段到各小组现场清理房前屋后乱堆杂物,消除环境卫生黑点。村党总支书记带头,坚持组织全体两委成员1个月行走1个村民小组,2个月整治1个村民小组。正是这样务实的作风,让谢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上新台阶。
打造示范点,以点带面连片提升。谢坑村以岑屋围、新围作为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利用宣传栏、公众号、朋友圈等方式,充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同时,多次走访村内党员、村民代表,争取他们的工作支持,并鼓励村内党员干部主动清理房前屋后杂物,翻新危旧房屋,逐步带动广大群众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此外,钟业兴还组织谢坑城管工作站因地制宜地完善老村旧村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新建的党建公园、长荣厂侧休闲公园,让谢坑村把改善投资环境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促使谢坑村的投资环境又上了新台阶。
听取群众意见,打造宜居宜业环境。钟业兴很喜欢钻研。每次整治前,他都要出去走走,听听群众意见,回来以后一个人坐下来静心思考,寻求解决问题良方。村内房前屋后乱堆放、摊贩占道经营、村角公园改造等工作既是热点又是难点。在整治前,他充分听取了长荣厂、岑屋围、新围小组的意见,最终制定了谢坑村流动摊贩规范经营管理方案,推动了休闲与党建一体的谢坑党建公园、长荣厂前休闲小公园建设,为村民休闲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