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清溪镇栏目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全省通报表扬!绿美清溪生态建设效果显著

来源: 本网 发布时间: 2025-07-03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对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的通报。

  清溪镇铁场村村委会、银瓶山森林公园(部分位于清溪镇内)双双上榜,展现了清溪在生态建设领域的显著成效!

  上榜省级表扬名单的背后,彰显着清溪镇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的战略定力与实践智慧。

  地处深莞惠地理几何中心的清溪镇,是一座生态与科技、现代与传统交相辉映的美丽小镇。全镇森林覆盖率达61.6%,绿化覆盖率高达67.03%,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1.8%,是珠三角负氧离子极高的稀缺之地,也是大湾区涵养身心的生态秘境。

  近年来,清溪镇认真落实绿美广东、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工作部署,将绿美生态建设纳入“百千万工程”“1610”典型引领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绿美清溪“六大工程”,致力“山、水、城、村”有机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在具体实践中,清溪镇开展林分优化1459亩、森林抚育2570亩、新造林抚育5509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面积全市第一。累计建成“四小园”636个,打造绿美农村路等乡村绿美项目159个,4户家庭获评省美丽庭院。先后获得广东省“森林小镇”“绿美小镇”“园林城镇”等荣誉称号。

  铁场村:

  三色融合绘就生态画卷

  铁场村地处清溪北隅、银瓶山脚,森林覆盖率超70%,是东莞唯一一个没有工业的行政村。该村依托生态禀赋、客家传统及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以“绿色、古色、红色”三色融合为思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努力培育“山水融合·古韵田园”都市田园。

  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因地制宜利用闲置地、边角地建设“四小园”56个,实现村庄四季有花、群众推窗见绿。差异化打造美丽小院、美丽阳台等各具特色的“美丽庭院”,累计创建市示范户10个、镇级示范户21个,成功创建东莞市特色精品村、美丽家园示范村。

  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打造一批具有观赏性和经济价值的农业项目,荣获“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盆栽花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称号,推动时代园林获中国园林花卉博览会展品类(盆花)金奖,云溪·桃花源项目入选2023年广东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重点项目库,并获首批“·莞”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称号。

  乡村文化品牌有声有色

  深入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将文化元素融入品牌建设中,通过保护修缮历史文化资源、开设乡土文化中心等,激发村民和游客的情感共鸣,近年来成功打造“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东莞市文明村”、市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等优秀品牌。

  银瓶山森林公园清溪景区:

  生态修复提升自然价值

  作为清溪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银瓶山森林公园清溪景区是东莞十大森林公园之一,于2014年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集旅游、休闲、科教于一体。公园坐拥茫茫林海,野生植被种类1500多种,不乏众多珍稀植物,拥有清溪湖、紫烟阁、黄茅田瀑布等景点。

  生态修复提质增效

  近年来,公园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转变为生态多样性的宝库。林分优化提升、森林抚育等项目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野生动植物种类日益丰富,水体治理和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目前已完成590亩原有低效林的砍伐和整地,种植莞香、红锥等乡土阔叶树种及观赏树种共计25914株,营造了多树种混交的生态风景林。

  自然教育创新赋能

  公园通过丰富多元的教育科普形式,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开展林业知识普法、森林文化周等主题自然教育活动,累计线下参与人数达2万余人。围绕特色植物如短萼仪花设计的教育活动,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同时,打造自然教育径,增设自助解说牌、互动体验设施等,为公众提供了自助科普导览和自然教育活动的优质场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