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清厦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镇委工作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治理模式,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突出固本强基,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抓实党纪学习教育。紧紧围绕“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目标要求,通过“班子带头示范学”“专家辅导深入学”“党员覆盖灵活学”,学深悟透《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今年以来,共组织党纪专题学习10场次,累计培训党员约280人次;用好理论、网络、实地三课堂,开展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2场次,组织党员参观镇委党校廉政文化展厅约70人,进一步强化警示教育,提高党员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二是规范落实组织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固定主题党日等制度,2024年,各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4次,举办专题党课4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全年开展各类党员教育培训共16场次,累计培训党员约540人次;严格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制度,开展端午、国庆节前走访慰问老党员活动,并为新增60岁党员举办政治生日会;严格落实政治审查制度,按照发展党员程序,接收预备党员2名、正式党员1名,现共有组织关系党员80名。
三是深化党员先锋引领。结合“双报到”工作,深化党员先锋工程,联合报到单位党组织开展消防隐患排查、环境整治、乡村绿化等活动,引导党员亮职责、亮身份。今年以来,我村累计动员党员志愿者100人次参与义务植树,共种植树苗100棵,组织消防安全宣传、“百千万工程”主题宣讲、走访服务企业等志愿活动17场次,进一步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二)聚焦中心任务,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一是探索多元发展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开展招商引资、统筹整合村组富余资金、购买物业、信托投资等渠道,促进集体资金稳定增盈。今年以来,我村成功引进一家年产值超两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并投入约3800万元购买元鼎科创园6500㎡的现代化工业厂房。2024年,村组两级资产总额为43280万元,经济总收入为8080万元,纯收入为7150万元。
二是着力提升人居环境,推进绿美乡村建设。根据清溪镇“百千万工程”六大专项工作方案要求,对照标准指引,明确任务目标,深入开展乡村绿化植树、农房风貌管控、城乡环境规范化提升、美丽庭院建设等行动,着力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2024年,我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开展村庄绿化植树活动8场次,完成种植300棵树苗;通过外墙翻新、修缮屋顶、墙体彩绘、规整防盗网等方式,对存量农房外立面改造提升88家;通过对门前庭院种植绿植、花卉点缀、休整布局等,完成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10户。
三是大力推进实事工程,努力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广大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三个一”(即一条道路一个公园一个活动中心)工程为抓手,投入1300多万元实施清厦路升级改造、鹿湖坝口袋公园建设以及老圩村民活动中心(村史馆)建设等工程;另一方面,强化便民惠民服务,开展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走访慰问,举办创意手工制作、义剪义诊、知识科普宣传等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三)紧盯关键环节,保障辖区环境安全稳定
一是加大火灾隐患排查力度,巩固提升整治成效,定期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回头看”,确保及时发现隐患并整改到位,同时,加强村民群众的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筑牢消防安全防线。今年以来,我村共排查场所2000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400余处,无发生较大的火灾事故;二是抓实抓细安全防范工作,全面全域排查隐患,多措并举化解矛盾风险,严防极端事件发生,切实保障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我村共受理纠纷案件60宗,其中劳务纠纷19宗,经济、感情、邻里等纠纷41宗,已完成解决纠纷共60宗。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抓好经济发展。加强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建,做好企业政策帮扶,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做大做强本地特色产业,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促进村民致富增收。
(二)持续推动“百千万工程”。一是加快项目落实。着力推进道路提档升级、口袋公园建设以及村民活动中心等民生项目建设,争取于2025年1月前完成;结合城中村改造,对鹿湖坝闲置空地整合利用,规划建设一个公用停车场,缓解群众停车难题。二是推进绿美生态建设。一方面,持续开展好乡村绿化工作,计划投入约5万元完成种植100棵树苗,并规划建设一片小菜园;另一方面,做好美丽庭院示范带建设,将鹿湖坝围作为清厦村美丽庭院示范带进行规划建设,计划于1月份完成建设。三是抓好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对鹿湖坝旧围进行全面的环境治理提升,并对聚富路旁14栋民房进行立面改造提升,切实改善旧村风貌和环境水平。
(三)持续激发党建赋能。深化“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双报到”和结对帮村党组织力量,加强工作合力,联动各方资源,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更实举措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