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清溪镇在土桥村举行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示范圩镇”代表挂牌仪式,为全镇19个村(社区)颁发“示范圩镇”牌匾,正式开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市城管局副局长叶志锋,清溪镇党委副书记李胜堂,以及市城管局、清溪城管系统、各村(社区)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挂牌仪式。
仪式上,叶志锋宣读了获评东莞市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示范圩镇”的村(社区)名单。据了解,美丽圩镇建设是乡村振兴“九大攻坚战”行动之一,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有力抓手,也是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落脚点”。2022年,清溪镇认真落实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要求,积极补短板、微改造、提亮点,其中,19个村(社区)工作成效显著,获评市级“示范圩镇”。
随后,出席领导为土桥村“示范圩镇”揭牌,并为其余18个村(社区)颁发了“示范圩镇”牌匾,勉励各村(社区)再接再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叶志锋对清溪镇美丽圩镇建设成果表示充分肯定,认为清溪突出了高位统筹、内外兼修、监管结合,引导各村(社区)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实际,深度挖掘自身文化资源,逐步形成了具有清溪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叶志锋要求,清溪镇要持续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工作,从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特色品质等多方面实施“补短板、提品质”,争创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环境,让广大市民感受到城市环境常净、城市景观常美、城市温度常留、城市文明常在。
李胜堂表示,清溪镇将乘势而上,在抓好“美丽圩镇”建设和环境整治等工作上,做到政治站位更高、对标看齐理解更深、落实落地行动更快、走在前列示范更好。清溪城管系统、各村(社区)将立足新的思想起点、工作起点和发展起点,以更新的工作思路、更大的工作热情、更高的工作效率,持续提升城乡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力打造产业高素质、城市高颜值、民生高水平,进一步巩固“美丽圩镇”建设成果,为我市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当天下午,市镇相关领导一行实地参观了土桥村美丽圩镇建设工作情况,并深入土桥燃气安全示范街,开展“五一”节前安全生产督导。
延伸阅读
据了解,过去一年,清溪镇把创建美丽圩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坚持三个“突出”,紧紧围绕“扫干净,摆整齐”标准,凝心聚力,通过微改造、小提升,串珠成链,以点带面带动美丽圩镇提质升级,全面扎实推进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
高位统筹“系统抓”
清溪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动“美丽圩镇”建设和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党委会议常研究、专项工作常部署、日常工作常过问,做到“美丽圩镇”建设工作布置任务有内容、检查督促有要求、考核评比有项目、表彰先进有名额,形成了思想统一、责任共担、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镇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清溪城管系统作为“美丽圩镇”建设的统筹协调机构和主体力量,紧紧围绕“扫干净,摆整齐”标准,积极发挥城管片长的带动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扎实推进美丽圩镇建设。
提升品质“深入抓”
清溪镇鼓励各村(社区)立足实际,统筹“微资源”,实施“微改造”,将闲置零星土地改造成小花园、小菜园、小公园、小果园,并串珠成链,2022年仅建设群众身边的“口袋公园”就有12个。在大力整治人居环境的同时不忘挖掘当地特色资源、丰富美丽圩镇文化内涵,精心打造以三中顺峰路沿线墙体彩色涂鸦、渔樑围传统乡村文化彩绘为代表的“一墙一文化,一墙一美景”特色景观,留住美丽乡愁。各村(社区)还积极建设“一村一品”美丽乡村风貌带,如土桥村突出红色文化主题,充分融合本地历史建筑元素,修复了老围旧村庄瓦房及东江纵队活动遗迹、古井。长山头村完成了荷花池及周边环境升级、打磨岭整体景观提升和长山头公园景观升级改造等多个景观工程。
补齐短板“长效抓”
清溪镇严格对标“美丽圩镇”建设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监督考核,定期对村(社区)美丽圩镇建设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考核排名、通报约谈,进一步压实村一级属地管理责任。清溪城管系统还成立了督导组,细化三级监管责任,突出村(社区)属地责任,扎实推动美丽圩镇建设往深处走、细处抓、实处干。环境卫生督导、“三边三地”整治提升、小微执法等镇中心区与村(社区)同一标准、同一要求,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加强全镇域环境卫生品质提升,把一处美变成一片美、全域美,实实在在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