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汤圆,俗称“仙圆粄(ban)”,是清溪的客家传统美食,象征着团团圆圆,红红火火。2月10日元宵佳节将至,家住浮岗柏朗村的叶秀花又开始呼朋唤友,张罗制作客家咸汤圆了。
叶秀花是清溪首届十大“民间大厨”之一,可谓是清溪客家饮食文化的“深耕者”了。“普通话叫汤圆,我们客家人叫仙圆粄。我18岁就跟着我妈妈学做咸汤圆,做到现在,已经做了几十年了。”她乐呵呵地说道。
与传统甜汤圆相比,客家咸汤圆有着另一番风味。叶秀花说,制作客家咸汤圆的秘密,就在于对“咸”的调和。
首先,备好的糯米粉加入盐、水和油,反复搅拌、揉捏。在叶秀花等客家厨娘们的巧手下,筋道的面团被搓成一个个小丸子;鸡肉、排骨、香菇、萝卜、虾米等众多食材分而爆炒,并汇在一起煮至沸腾。最后放入汤圆,煮至圆熟为止。起锅前,再洒上芹菜、葱花点缀其间。热气腾腾中,红白相间的汤圆,充满记忆的香味,触动味蕾,萦绕舌尖。
“做咸的大家都喜欢吃。在我那个年代,每个人都要做咸汤圆。”叶秀花回忆说,旧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做汤圆,寓意为“团团圆圆”,吃了一碗咸汤圆,才显得元宵节过得够味。
一锅汤圆,以咸为主轴加上其它食材,汤鲜味浓、软糯滋润,吃上一口,就已回味无穷。“咸”同“贤”,这是客家人对美食最质朴的表达,勤劳淳朴的客家妇女,正是借着“贤”,调和着亲情、友情,烹饪着幸福美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