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清溪镇栏目 > 文旅清溪 > 特色旅游 > 魅力清溪 > 民风民俗

最美小镇里的围屋和碉楼

来源: 本网 发布时间: 2022-07-13

  最美小镇清溪是客家人聚集地,这里的民居也极具客家特色,最具代表的是客家围屋和碉楼。围屋和碉楼是清溪客家人数百年来风雨沧桑、发展变迁的见证,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铁场村韩氏客家围屋是清溪客家围屋的典型代表,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5年),至今已有240多年历史。韩氏客家围屋是本地大姓韩姓族人的祖居,共由四座围屋组成,分别是上围、下围、坝围、鸡公田围,其中最古老的是上围。历经两个多世纪,住过二十多代人的围屋,如今已踱入了历史古迹的行列。2004年,铁场客家围被评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溪镇志记载,迁入清溪的客家先民,在立村初期多是住茅草棚,后来逐渐有了泥砖房屋。现存的围屋大部分是由华侨在上世纪20年代回乡所建。围屋的墙壁采用灰沙砌成,厚实坚固,门框和墙角则用花岗石打成,格式都是直头屋,后堂为房,中堂为饭客厅,单家独屋的在堂中建炉灶,冲凉房,有的为天井屋或金字廊。户与户之间是合墙连着成巷,只留少数出口。客家围屋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处于中心位置的宗祠,血缘近亲聚居在一个屋顶之下,以宗祠为中心向两边扩展,这种建筑形式有利于加强群体的凝聚力,保持、巩固和发展家族宗族制。

  在客家人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为了防范外面的敌人侵扰,他们在建房子时,墙壁特别进行了加厚并设置了窗眼,窗户也开得少且狭小。此外,客家人有所谓门前有水可以“聚积财富”,“有财有势”的说法,故门前一般掘有河溪或者池塘。同时,屋主在建屋的时候,也会开辟天井。

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围屋里富裕起来的客家人已经逐渐向外搬迁,围屋日渐冷清。如今,除了婚姻大事,过年过节,族人回来祭祖之外,很少有人踏足古老的围屋了。

  在客家围屋的四角耸立着的一座座方形的烟囱式的建筑,那就是碉楼。碉楼和麒麟舞,客家山歌、客家酿酒一样,都是清溪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溪,几乎每条村都有碉楼,像镇中心的清厦村就有好几座碉楼。

  碉楼是客家人为维护自身安全或本村、本族的利益而修建的一种防御性建筑。清溪现存的碉楼多为清末民初华侨出资修建,其建筑风格中西交融,既保留岭南传统建筑元素,亦融入西方建筑元素,至今不少碉楼看上去仍然“洋气十足”。

  碉楼占地面积一般在25至50平方米之间,都呈四方立柱型。墙体是用泥、沙、石灰混合而成的“三合土”夯筑而成的,而为了使墙体坚固,人们运用了一个令现代人也为之啧啧称奇的神秘方法——把糖水和糯米饭渗入三合土中,通过化学作用,可以使墙体变得似铜墙铁壁一般。 碉楼易守难攻,内部空间较大,里面存储上粮食和水,可以顶得住十天半月的袭扰而衣食无忧。

  历经岁月洗礼,碉楼外表虽已不再光鲜,但其历史厚度和人文印迹却依旧那么清晰。客家碉楼是坚固的客家文化符号,是客家精神的重要载体和物化表现,它们仿佛是一座座丰碑,向世人展示着久远的客家文化。

370.jp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