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清溪镇栏目 > 聚焦清溪 > 清溪要闻

参观示范项目,解锁清溪全域文明建设“双赢密码”

来源: 本网 发布时间: 2025-10-31

  10月29日,镇长沈志攀率全镇领导班子成员及各部门单位、村(社区)负责人先后深入铁松村、松岗村开展“百千万工程”“三边三地”整治示范项目参观调研,强调要充分吸收借鉴两村在社会力量助力、闲置地盘活、林下空间利用等方面的创新经验,以典型示范推动全域文明创建工作实现新突破。

微信图片_2025-10-31_152709_192.png

微信图片_2025-10-31_152715_752.png

  当天下午,调研组先后走访参观了银瓶路(铁松段)沿线风貌升级改造项目、缸厂路绿美道路建设项目、深水路临时摆卖区项目以及松岗村蒲岗村民小组林下空间整治提升项目、松柏墩刘氏宗祠提升项目和小组标识微景观项目等6个示范项目,详细了解两村在社会资本引入、闲置土地盘活、林下经济开发等领域的实践经验。

  调研组对两村项目成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两村项目充分体现了“低成本、可复制、见实效”的推进原则,通过精准定位需求、创新运作模式,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实现了环境品质与基层治理的双重提升。

  铁松村、松岗村的实践充分证明,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只要坚定决心、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措施务实,完全能够实现环境品质提升与长效运营管理的双赢。相关经验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操作,为全镇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调研组要求,各村(社区)要锚定“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目标,立足自身实际,系统梳理闲置地块、边角空间等存量资源,探索“微改造+精提升”路径。通过小切口改造积累量变,以连片提升促进质变,加速形成全域文明创建“多点开花、整体跃升”的生动局面。

  铁松、松岗两村“低成本、可复制、见实效”的实践样本秘诀何在?让我们一同探一探这些项目,“小切口”撬动“大变化”的精髓。

  银瓶路(铁松段)沿线风貌升级改造项目

  基于村容村貌“七个一”提升策略,铁松村委托有资质的公司编制《东莞市清溪镇铁松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段项目设计》方案,打造一条美丽示范主街,即对银瓶路(铁松段)沿线风貌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前银瓶路(铁松段)人行道路面破旧、绿化杂乱、车辆乱停乱放、转角处形象景观面欠缺。通过环境整治、划设停车位、绿化改造、添加文化宣传护栏等方式实现序化、亮化、美化相统一,并在北环路与银瓶路交汇处、维康生态园、村小组增设入口形象标识,实现“初来乍到、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

  铁松村缸厂路绿美道路建设项目

  铁松企业积极参与缸厂路“百千万工程”绿美道路建设。该路段原先两侧闲置地杂草蔓生、车辆停放无序,经全面改造提升后,道路设施与绿化景观焕然一新,不仅显著改善了村容村貌,也极大优化了群众出行体验。项目已于2024年9月顺利完工,以道路的“局部美”有力助推了乡村整体风貌的“全域美”。

  铁松村深水路临时摆卖区项目

  该项目通过盘活原路段旁闲置地块,有效改善了此前杂草丛生、易形成卫生与安全死角的问题,实现“变废为宝”。项目以“疏堵结合”为原则,为周边流动商贩和本地小生产者提供了合规、低成本的固定经营场所,采用标准化可移动摊位并实施编号管理。同时配套设置休闲座椅、遮阳伞及分类垃圾桶等设施,兼顾顾客休憩就餐需求与环境卫生管理,并由专人定时清运垃圾。

  松岗松柏墩刘氏宗祠提升项目

  2019年,松柏墩小组申请拆建刘氏宗祠。2025年7月以来,松柏墩小组对年久失修、破旧不堪的刘氏宗祠开展拆建工作,并对宗祠前的闲置地块进行整治提升,建设“村民活动小广场”。

  松岗松柏墩小组标识微景观项目

  2025年9月,松柏墩小组以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为契机,推进实施闲置地块整治提升工作,建成松柏墩小组标识性景观。

  松岗蒲岗村小组林下空间整治提升项目

  2025年8月,蒲岗村小组以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为抓手,扎实推进闲置地块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投入专项资金完成林下空间整治,并规划采取“村集体+社会力量”共建模式,投资30万元实施生态停车场建设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