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南城街道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全体党员干部以担当作为奋力争先,推动“百千万工程”行稳致远。一位位基层党员干部,奋战在“百千万工程”第一线,以赛龙夺锦、跑马争先的干劲,助力推动南城开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张少英:为和美乡村增添色彩
清早,新基社区的榕园公园热闹非凡。家长们三五成群地在文化长廊里、广场台阶上休憩,或闲聊或下棋;孩子们穿梭在崭新的游乐设施间,玩得不亦乐乎……
自榕园公园环境、配套“双提升”以来,越来越多群众爱上“家门口”的小公园。“在改造项目开始前,我们就遵从为居民办好事的原则,不要面子工程,要做居民认可的事情。”新基社区党委委员张少英表示,榕园公园的升级不仅是硬件上的优化完善,更着重于社区文化底蕴的丰富和群众精神生活上的满足。
张少英全程参与项目方案制定,走访倾听群众心声,让居民的需求融入规划设计。项目启动后,她时常要到“公园”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项目有关事宜。为实现社区妇女儿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张少英还着力推动新基社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项目建设。
活动中心位于新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建筑面积700多㎡。项目规划建设有社区文化历史展示室、儿童绘本馆、智拼乐园、妇女儿童议事会议室、七彩课堂(趣味手工活动)、潮流讲堂(妇女教学空间)等功能室,致力于为社区的妇女和儿童提供一个互动学习、娱乐休闲的室内活动场所。
听到要新建一个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居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非常好!非常贴心!大人小孩都多了一个玩乐的‘好去处’。” 为确保项目尽快投入使用,她时常会到现场“督工”各功能室建设进度,促进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罗锦山:努力让工程建设更有品质
走进石鼓社区,改造升级的道路平整有序,道路两旁的建筑在“平改坡”、外立面重塑后更凸显岭南特色,“一河两岸”景观持续美化……
这些发生在石鼓社区的新变化,是南城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的美丽景象。
“在实施石鼓社区‘平改坡’及外立面改造示范工程时,怎么改、改多久等都是群众所关心的。”
“施工过程中要搭建脚手架、建筑排栅和铺装安全网,一系列安全措施也会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南城工程建设中心副主任罗锦山表示,项目的实施是为了持续改善城市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真正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倾听群众心声,努力提升本领,攻坚克难、勇挑重担。
▲ 罗锦山(左二)在施工项目现场
为了能高质量按时完成项目,又兼顾居民需求,罗锦山多次主动上门,协调解决群众的需求。同时,加强和施工团队沟通,不断优化施工时间及施工工序,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出行及沿街商铺经营的影响。
目前,已有70栋民房率先完成了风貌提升,改造成效也获得广泛认可。进入雨季以来,不稳定的天气给项目实施带来了风险和挑战。与施工团队碰头后,罗锦山第一时间了解石鼓河两岸建筑风貌提升工程的材料供给和进度情况,对施工计划适时进行弹性调整。
“通过改造提升,激活旧村文化和活力,进一步提升石鼓社区的形象和改善社区的人居环境,达到城中村‘更新及发展’的目标。”罗锦山深刻认识到品质工程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中的意义和重要性,这种使命感更让他干劲十足。
▲ 建筑风貌提升(张顺祥/摄)
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带动,通过一个个“小切口”撬动“大民生”;主动攻坚克难,力促重大项目早落地早见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当前,张少英、罗锦山等基层党员干部正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用实干与担当持续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助力南城打造东莞“首善之区”,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努力为群众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