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5日,是第54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关注塑料污染,守护健康环境”。
日常的饮食、饮用水、生活用品,甚至呼吸的空气里,塑料无处不在,当我们想方设法反塑料渗透的同时也别忘了做好这些,做好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走进“创意环保工厂”
6月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资源小循环,环保大作为”低结构建构活动,在南城中心幼儿园欢乐上演。孩子们用想象力,为废旧材料注入新生命,让垃圾分类的种子在童趣中萌芽。
活动现场,孩子们将奶粉罐和树枝架成烧烤炉,小木棍串起树叶变成美味的“烤串”。纸杯、贝壳、瓶盖、树枝……组成的大披萨吸引眼球,
路过的孩子纷纷接受邀请,拿起筷子“品尝”起来。
纸杯搭建围墙,几何木块与奶粉罐建起城堡,葡萄穗轴与黏土碰撞出“森系装饰”……
孩子们还利用各种低结构材料,打造“架子鼓”“编钟”等乐器。最吸睛的当属“贝壳风铃”,形状各异的贝壳被彩绳串联,轻轻摇晃便发出清脆声响。这些用低结构材料搭建的“艺术品”不仅装点了园区,更让“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理念深植童心。垃圾分类教育课程,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的了解。
自南城中心幼儿园“低结构材料构建”课程实施以来,创新性地引入树叶、纸箱、易拉罐等可塑性强的低结构环保材料,通过开放式探索引导幼儿自主建构。
这一特色课程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实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教育目标。孩子们在自由组合、反复尝试的过程中,既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也体会到废旧物品的再生价值,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奠定良好基础。
“当孩子用鸡蛋托搭建房子、用树枝拼出飞机时,他们学会的不仅是动手能力,更是对自然的尊重。今天的一个瓶盖,未来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灵感。”南城中心幼儿园老师郭玉环表示。
这场充满童趣的环保活动,让垃圾分类从口号变成可触摸的快乐。当孩子们挂起亲手制作的“环保风铃”,摇曳的不仅是彩色瓶盖,更是南城打造无废城市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