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


支持IPV6
关怀版
无障碍
全市表彰!南城这些单位、校园、家庭上榜啦
字体大小: 发布日期: 2024-04-16 16:57 来源:本网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2021—2023年度东莞市文明(标兵)村、文明(标兵)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名单公布!南城这些单位、校园、家庭上榜,恭喜他们!

  东莞市文明标兵单位:宏图社区、新城社区;

  东莞市文明单位: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南城人民法庭;

  东莞市文明校园: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六小学、东莞市博立雅外国语学校;

  东莞市文明家庭:苏俏针家庭、王盈力家庭、梁鹏翔家庭、张小玲家庭;

  文明创建人人参与,文明成果人人共享,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理念,为纵深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提供指引。

  1、宏图社区

  近年来,宏图社区围绕社区“党建引领,文明融合”的工作思路,以“四个持续”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实现了居民文明素质和社区文化品质“双提升”。

  持续加强阵地建设,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持续完善队伍建设,建强志愿服务队伍、建好社区文艺团体,汇聚文明培育力量;持续丰富活动开展,将社区党建、宣传、文化、妇联、民生等各项工作贯穿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厚植文明实践沃土;持续深化宏图社区睦邻文化节品牌建设,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基层文化发展,擦亮文明幸福底色。

  2、新城社区

  新城社区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改善辖区环境、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社区品质的重要载体,集中各方力量,实抓问题短板、常抓志愿服务,全方位推进各项工作,让城市面貌“靓”起来、让文明新风“树”起来、让全员力量“聚”起来,使居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直以来,新城社区重点做好“三个聚焦”,持续开展志愿服务,延伸文明新触角,精准对接居民个性化需求,大力开展“党建引领 文化鲜明”的特色文化艺术节,切实提升服务满意度,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在社区以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的姿态扎根生长。

  3、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南城人民法庭

  长期以来,南城法庭持续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将党建工作与队伍建设、审执工作、文化建设等有机融合,不断增强党支部凝聚力、队伍战斗力。

  结合工作实际,南城法庭持续擦亮1个党建品牌,打造“理论+业务”“线下+线上”的2“+”学习模式,依托3项业务延伸司法服务。聚焦主责主业,构建“立、调、送”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加快案件流转速度和纠纷化解效率;创新司法服务理念,构建“法庭+”多元解纷体系,推动成立街道调解中心,助力街道社区法官工作室全覆盖,首创物业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首创“法律风险提示函”机制,畅通“最后一公里”,深化为民成效。同时,拓展活动载体,打造“护航”普法品牌、精品案例等,弘扬文明风尚。加强业务培训和综合保障,关心关爱干警,丰富法庭文明内涵。

  4、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六小学

  根据教育部和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南城阳光第六小学以“文明为畦,校园花开”为主线,在重党建、立标杆、创品质、谋幸福四大板块,创建大爱教育特色文明校园。

  学校坚持以党建领航,葆“文明”本色的“思想之畦”;以特色增辉,立“文明”标杆的“大爱之畦”;以学子成长,融“文明”情怀的“品质之畦”。学校通过建立大爱阳光“美德少年、智慧少年、书香少年、才艺少年、活力少年”为少先队员培育成长机制,开展德育少先队活动。此外,学校探索实行以无条件、零距离、个别化、环境化、系统化为特征的“大爱无垠、大爱无痕、大爱无碍”融合教育新模式。

  5、东莞市博立雅外国语学校

  一直以来,东莞市博立雅外国语学校把文明校园创建提升作为重要工作,推行“文化立校、依法治校、特色强校”,规范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加速学校特色品牌的塑造与发展,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导学生知礼向善,让校园文明之花美丽绽放。

  学校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从稳定(仁德-仁)、规范(人宜-义)、安全(礼仪-礼)、提质(智慧-智)、优质(信誉-信)五个维度制定学校“十四五”规划,切实把文明校园建设贯穿于日常工作中。自创办以来,学校多次对校园整体布局进行科学规划,高点起航,以绿化美化为基础,以建章立制为先导,以安全文明为抓手,营造环境育人,提升文化品位。


【TOP】打印页面】【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