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邻居空调声太大,影响我家孩子学习,找谁帮忙最好使?”
“跟随子女来到这里生活,很不适应,怎么办?”
……
生活中的这些鸡毛蒜皮事,能不能解决、解决得好不好,对社区的基层治理能力都是一大考验。2021年,南城街道各个社区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推进共建共治共享,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2021年,南城街道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亮点纷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党建+物业+服务” 筑牢社区治理根基 “1号门进出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升级改造。”“2号门对面马路新增了道路护栏,小区业主进出不方便。”……这是在南城宏图社区凯旋公馆党群服务站召开的党群联席会议上,小区居民抛出的问题。 该党群服务站每月召开一次党群联席会议,讨论小区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区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据了解,2020年以来,宏图社区把党组织向住宅小区延展,探索建立党群服务站(中心),将组织的根扎下去,为小区治理增效赋能,有效打通服务居民、直面群众的“最后一米”。党群服务站是宏图社区率先在住宅小区,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示范点。截至2021年12月,宏图社区建成13个党群服务阵地。这也是宏图社区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创新的一个模式——“党建+物业+服务”。 2021年8月,鸿福社区在总部基地,成立了鸿福社区总部基地党群服务中心,以全面打造“资源融合、阵地融合、服务融合、管理融合”的“党建+楼宇商圈”模式,实现了共治共享共赢的工作格局。 根据统计,2021年,宏图社区新建4个党群服务站,元美社区在3个物业设立党群服务点,鸿福社区新建1个党群服务中心。 “党建+物业+服务”工作模式,让社区居民切切实实尝到了“甜头”。南城的不少社区也纷纷推行“党建+物业+服务”模式,加强住宅小区或商圈的党建工作,打造更多的“红色物业”或“红色商圈”。 关键词二:诉源治理 新模式化解诉前纠纷 2021年1月4日,是宏图社区世纪城的一业主与另外一业主因空调运行声音发生的纠纷诉讼案开庭的前一天。但是,在宏图社区党群服务站的调解下,当天上午11点,原告当场写下撤诉申请书,双方并握手言和。 “你们说得有情有理,处理方法得当,我们都心服口服。”原告说。 这是宏图社区探索诉源治理模式化解诉前纠纷的一个缩影。早在2019年,宏图社区根据辖区内楼盘多的实际情况,通过物业纠纷诉前对接调解,引领物业纠纷化解新模式,努力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法治力量保障社会治理提质增效。2020年8月,宏图社区又率先在辖区内的三个楼盘成立物业纠纷诉调对接联络点。 与此同时,南城持续推进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针对居民噪音、物业管理、垃圾堆放等纠纷问题,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用更加精准的法治力量确保居民生活更有秩序、更加安全,居住环境更加美好。 据了解,2021年,南城街道18名社区的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216次,服务400余人次;法治讲座和户外法治宣传 90次,服务2000余人次。 关键词三:社区融合计划 不断激活基层社会治理 在探索和创新社会多元主题参与社区治理的道路上,南城各社区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不断激活基层社会治理,使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提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021年4月13日下午,新城社区的综合服务中心歌声嘹亮,一群“老学生”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唱起了红色经典歌曲。这是新城社区开展“老漂族”融合计划活动之一的现场。 “老漂族”,又叫“随迁老人”。为解决“老漂族”的社区融合和社会适应问题,新城社区从2019年开始,开展“老漂族”社区融合计划。2021年,新城社区共开展35场“老漂族”社区融合活动,开展6个兴趣学习小组共37节课。 针对不同人群,不断满足群众文化精神生活需求,成为南城社区治理创新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