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街道位于市中心区,面积105.9平方公里,下辖23个社区(加旗盛社区24个)和2个国营林场,常住人口70余万,其中户籍人口17.1万,是粤港澳大湾区中自然环境优越、产业集聚性强、创新发展活跃、商贸繁荣兴旺、生态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镇。近年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敬老文明号先进集体、广东省生态街道、广东省森林小镇、东莞市优秀镇街等荣誉称号。2020年,街道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600亿元,居全市第4;社区两级总资产79.4亿元,净资产69.7亿元;两级经营总收入16.2亿元,经营纯收入12.3亿元;累计收益分配总额11.7亿元,用于集体分配的非经营性收入1.2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街道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4亿元,同比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7.6亿元,同比增长1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6亿元,同比增长15.1%;各项税收总额110亿元,同比增长17.4%。东城街道依靠区位优势和先发优势,是东莞综合实力较强的镇街之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自然风光,天造地设。东城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聚齐山、水、林、湖、田五大自然要素,生态风貌优越:山——坐拥东莞“名片”黄旗山,建成总面积达6.92平方公里的黄旗山城市公园,打造总长为8.4公里的“黄旗山-虎英公园”绿道;水——街道北面接母亲河东江;林——拥有园林绿化面积2.39平方公里的虎英郊野公园和山林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同沙生态公园,是市区调节生态平衡的“绿肺”;湖——街道南面拥有10平方公里的同沙水库,建成15公里长的同沙环湖路、23公里长的公园绿道;田——街道周屋社区有650亩水稻田,是兼具农业生态功能、生态保护和休闲观光功能的“都市稻田”,以周屋为中心的总面积5.8平方公里的东城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区基本建成。
产业创新,科技争先。东城产业基础雄厚,工贸企业发达,现有规上工业企业451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41.76亿元。有同沙科技园、牛山外经工业园和桑园市郊工业园三大工业集约基地,其中同沙科技园占地3500亩,园区内已上市、已过会和已提上市交资料企业5家,是全市制造业上市密度最高的园区之一。东城为企业设立年度5000万元的“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拥有国家高新企业数量490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众创空间各1家,市级孵化器8家。推进培育和服务余旸博士团队、李红深博士团队、徐永龙博士团队等创新人才团队,积极建设清华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华科城孵化器等重点创新平台。启动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发展知识产权高端服务,打造多功能的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揭牌成立港澳青年(东莞东城)创新创业基地,优化港澳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城市格局,全面优化。位于“一心两轴三片区”关键区位,东城西南方向与中央商务区紧密相连,西北面与“三江六岸”核心区连成一体,东南面紧靠松山湖高新区,东北面的东莞火车站近在咫尺。城市交通顺畅便捷,莞深高速、环城快速贯穿而过,建设中的桑茶快速直通茶山。莞惠城轨及地铁1号线、2号线等轨道在东城设有众多站点,是全市拥有最多轨道站点的镇街,构建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体系。建成40多个园林式商住小区,创建了一批名村、宜居社区。黄旗南“一带一轴一环”的整体格局初具雏形,着力打造中心城区品质生活标杆。承接市各项城市功能设施最多,辖区内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共有209家,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建有环球经贸大厦、民盈国贸中心大厦、嘉宏振兴中心等多个地标性建筑。辖区内共有医院15家,医疗机构总量第二,其中市属医院4家(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普济分院、市康复医院),三甲医院4家(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普济分院、东华医院),市属及三甲医院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共有133所各类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达146675人,学校数量、学生人数均居全市首位。
商贸服务,繁荣发达。现有市场主体总数超9.7万户,建成万达广场、国贸城、星河城、世博广场等大型商业中心近10个,积极营造立足大湾区、面向全球的消费环境,是东莞最为成熟的商贸中心,其中国贸和万达-世博两个商圈的年消费总额超过70亿元,消费总额位居全市前列。拥有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企业200多家,位居全市前列,税收总额124亿元。引入恒生、彰化和澳门国际银行进驻,成为全省首个齐集港澳台银行分支机构的镇级区域。
营商环境,欣欣向荣。以跨境电商中心园区为依托,积极整合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资源,打造一体化跨境电商生态圈。着力建设“数字政府”,深化“就近办”“一次办”,率先实现两批共103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市通办”,做好推广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系统、手机端“粤商通”服务平台以及“银政通”企业开办服务一体机等办理平台,确保24小时内完成企业开办业务。
历史底蕴,渊远流长。东城历史悠久,涌现出一大批风云人物和经典文化。南宋抗元名将熊飞起兵勤王,榴花战斗打响东莞抗日第一枪等革命战斗史流传至今。一代廉臣祁顺、革命烈士陈铭炎、蔡焯,东莞首个党员袁振英,军事人物刘纪文、徐景唐等英杰辈出。勇敢、奉献、正义、爱国、爱家等红色精神和勤俭节约、拾金不昧等传统美德经久不息。进士牌坊文化、祠堂孝思文化、祖先墓碑孝德文化等莞邑文化独具特色。旗峰古庙、木棉古树、皇姑坟等传说和民间故事广为流传。建有余氏宗祠等古代祠堂约33间,革命烈士纪念碑等4座,以及铜岭榴花塔、熊飞将军墓等文物胜迹,通过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留住城市的根和魂,传承历史文脉的“接力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