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道滘镇栏目 / 走进道滘 / 道滘概况 / 道滘概况

道滘概况

  道滘昔称“到滘”,又名济川,意思是到了河川相聚的地方。全镇总面积54.3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1个社区。202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37.32亿元,增速2.0%;常住人口为15.97万人。我镇拥有“中国游泳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特色食品名镇”“国家卫生镇”“省园林城镇”“省生态乡镇”“省教育强镇”“省森林小镇”“省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ccf293b3b171421c8839e98d09e516d8.png

  面对内外承压的严峻挑战,我们迎难而上、克难奋进,推动镇域经济企稳回升、逆势上扬。在镇党委的统筹领导下,全镇上下积极应对经济发展多年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各部门、各村(园区)闻令而动、群策群力,1.98万户市场主体自强不息、逆流而上,有力推动道滘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挺进2023广东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百强。在稳工业方面,坚持政企同向发力,妥善化解上市企业退市、重点企业发展受限等风险,高规格举办企业沙龙、供需对接等活动20场,通过落实“一揽子”纾困政策帮助企业减负超3.2亿元、达成授信超67亿元。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在多重不利因素冲击下突破240亿元,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超8%、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在促消费方面,投入约500万元滚动开展“乐购道滘”系列活动,全面推广“道滘好货好店好品牌”,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9%,增速排名全市各镇街第1位。在扩投资方面,全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超18亿元,获批新增专项债券1.97亿元并全部完成支出,为道滘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面对持续突显的用地瓶颈,我们下定决心、强力破题,推动空间拓展取得重大突破。举全镇之力完成昌平标准化产业片区约990亩土地统筹“硬任务”、获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超1000亩,同步启动2宗总面积近150亩的产业“熟地”整备。积极推进12宗总面积超2300亩的“工改工”“产城融合”项目,扫清市“头雁计划”大罗沙项目354亩连片首开区建设障碍,累计完成“工改工”拆除整备超500亩,新增高品质产业空间近32万平方米,有效满足各类企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1645亩、耕地恢复475亩,盘活批而未供存量用地325亩。科学构建“大中小圈”城中村改造体系,率先推进大岭丫大氹、细氹2个整治提升类项目,借势破解南丫现代化产业园启动建设难题。持续保持“两违”整治高压态势,治理违建超64万平方米,整治存量违法用地56亩,为产业发展腾出更多宝贵空间。

  面对产业转型的紧迫态势,我们加码赋能、全员招商,推动制造业发展提质增效。突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推动28家企业“小升规”、21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新增国家“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3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以及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5个,2023年全镇有效发明专利突破540件、较2020年接近翻一番。全力以赴“稳支柱、立新柱”,出台促进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设立300万元文旅产业专项发展资金,科学确立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战略,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产业保持稳步发展,道滘获评2023年度广东省专业镇。持续掀起“大招商、大盘整”热潮,组织专业招商团队赴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区考察招商,全年对接企业超100家,通过腾挪空间导入优质项目32个,达成协议投资超75亿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行重大项目代办服务,发放“企业绿色通道服务卡”128张,精准兑现各类产业奖补资金超3000万元,再次向外界彰显道滘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态度。

  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不等不靠、积极作为,推动“百千万工程”起步成势。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千万工程”,科学确立“12349”典型引领工作体系,大岭丫村入围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道滘“和美水乡”乡村振兴示范带被评为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并率先完成圩市精华段首期项目建设。高标准编制镇域乡村振兴总体规划,设立3000万元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新增3个市特色精品村,成功消除2个无分红村组,全镇村组两级总资产、净资产、经营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8%和8%。积极争创省农房建设试点,完成存量农房微改造超2000户,新建绿色农房250户,整治问题自建房151栋。以绣花功夫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全镇铺开“三线”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十大门户节点”美化亮化工程,新建“四小园”174个、美丽庭院94个、口袋公园3个,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累计整改问题6240宗,道滘迈出干群合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坚定步伐。

  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我们内外兼修、涵养品质,推动城市吸引力、美誉度持续提升。积极开展人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市率先设立镇一级人才日,举办系列人才交流活动15场,建成优才服务区、青年人才驿站,不断擦亮“是人才、进莞来、到滘来”引才品牌。2023年道滘人才总数突破4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本科学历人才分别同比增长超25%和30%。以创建全国文明镇为契机,大力实施城市形象推广工程,精心评选“道滘十大名小吃”“道滘八景”,建成道滘裹蒸粽非遗文化馆,轮番推出粽子节、龙舟文化节、美食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借力承办省曲艺大赛总决赛、“7·16”畅游东江活动等擦亮“曲艺之乡”“游泳之乡”IP,系列活动累计吸引人流量超460万,全网曝光流量超5000万。扎实推进绿美道滘生态建设,新建碧道13公里,全镇内河涌水质消劣率、空气质量达标率分别达95%、92%。其中,碧道二期工程(第一标段)获评“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沿江公园碧道获评“东莞最美碧道”,道滘水环境治理创新模式获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面对日益多元的群众需求,我们坚守底线、提质保障,推动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大力推进平安道滘建设,有效推动各类治安警情和电诈警情均同比下降超15%,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超680宗,道滘获省委颁授“一星平安鼎”,并获评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在全市率先明确新兴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道滘连续两年在全市食品安全考核工作中获评优秀等级。积极发挥公共服务委员会的统筹作用,高质量办理民生微实事36件、民生微心愿超800个,号召首批22家企业加入“拥军行业联盟”,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78套。大力推进教育扩容提质,推动济川小学顺利开办,全镇新增学位2040个,道滘获评“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成效突出实践区”。扎实推进健康道滘建设,在全市率先推行健康副厂长模式,通过药品耗材集采为患者减轻负担超2100万元,道滘医院正式启用新住院大楼和护理院,并携手市人民医院共建东莞水乡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此外,对口帮扶协作取得扎实成效,武装、统战、工会、共青团、妇联、海防等工作全面推进。

  面对竞标争先的更高要求,我们学思践悟、苦干实干,推动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在农村发展、产业转型等领域形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并转化为引领道滘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全面加强基层末端执行力建设,针对征地拆迁难、旧改进度慢等创新督查奖惩机制,全年完成年度硬任务43项。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扩面提效”,选取首批十大高频行业实施“证照联办”改革,上线62项莞深通办事项,设立莞家“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推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标准化建设全覆盖,道滘连续两年获评数字政府建设优秀镇街。建立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机制,高效办结12345便民热线工单6475张,群众满意率达98.8%,道滘获评热线服务优秀镇街。深化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改革,选取首批20个应用场景推行“综合查一次”,推动行政执法专题轮训贯穿全年、覆盖全员,道滘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经验获全市推广。扎实抓好廉洁政府建设,健全政府工作会议议事决策机制,全面加强财政资金使用、工程项目建设等领域审计监督和制度设计,切实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成功创建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六好”示范点,高质量办理30件人大建议,满意率均达100%。


ce694b6066f14c2ea867d9470e1e37cd.jpg

  道滘是一座拥有近700年历史文化底蕴的水乡古镇,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建有全国最大的私家园林——粤晖园以及蔡白湿地公园、大罗沙特色村等旅游景点,拥有七夕贡案、麒麟引凤、放河莲花、木鱼歌等多项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巍焕楼、虹桥、抗清义士万人大坟、“六一 一”亭等文物古迹;道滘裹蒸粽、道滘粥、道滘肉丸等美食风味独特;食品、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 


  2024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