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政策文件:道滘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道滘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道滘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和
节水奖励办法》的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
根据《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通知》(东府办函〔2022〕504号)、《关于做好东莞市农业用水水费收缴工作的指导意见》(东发改〔2024〕44号)、《关于做好东莞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的指导意见》(东财函〔2024〕724号)、《道滘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道滘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东道府〔2022〕60号)等文件要求,为支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工作机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文件依据
1、《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通知》(东府办函〔2022〕504号)
2、《关于做好东莞市农业用水水费收缴工作的指导意见》(东发改〔2024〕44号)
3、《关于做好东莞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的指导意见》(东财函〔2024〕724号)
4、《道滘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道滘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东道府〔2022〕60号)
三、制定程序说明
自2024年6月拟定以来,完成了向市场监督管理分局、经济发展局、农林水务局、司法分局、水务工程运营中心共计5个部门,南城村、闸口村、大岭丫村、永庆村、蔡白村、大鱼沙村、大罗沙村、九曲村、小河村、南丫村、北永村、昌平村、厚德村共计13条村的意见征求工作。2024年7月11日至19日在东莞市道滘镇民意征集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并开展了公平竞争审查。拟通过道滘镇政府工作会议审议后,以道滘镇人民政府名义印发。
四、预期效果和影响
通过实施本办法,有利于建立健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工作机制,引导农民合理地进行农业用水,保护农民用水权益。
五、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标准设定依据
(一)精准补贴设定依据。按照《道滘镇农业供水成本核算报告(小河村灌区)》以及道滘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协商定价结果,我镇粮食作物水价为0.037元/m³、经济作物水价为0.041元/m³、养殖业水价为0.045元/m³。根据上级关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指导精神,实施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应遵循总体上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切实保护农民合理用水权益。因此,精准补贴标准的设定参考农业用水水价标准。
(二)节水奖励设定依据。根据全镇农业用水使用现状和镇财政实际,设定灌溉用水定额内用水量每减少30%,奖励0.005元/m³的奖励标准。经测算,奖励费用总规模不超过2万元。
六、主要内容
办法共6章20条,包括总则、精准补贴、节水奖励、奖补程序、资金管理、附则,主要内容如下:
(一)总则。明确了文件起草背景、起草依据、适用范围、遵循的原则,规定了精准补贴及节水奖励对象。
(二)精准补贴。明确了精准补贴的概念及补贴标准。农业灌溉范围用水精准补贴标准:对用水定额内种植粮食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小麦、番薯、马铃薯等)的对象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0.037元/ m³;对用水定额内种植经济作物的对象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0.041元/ m³;对用水定额内用于鱼塘养殖的对象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0.045元/ m³;对超定额超用水量和利用地下水灌溉的,不予补贴。
(三)节水奖励。明确了节水奖励的概念及奖励标准。标准农业用水节水奖励标准:采用分类节水奖励。奖励标准为灌溉用水定额内用水量每减少30%,奖励0.005元/m³。灌溉用水定额参照《用水定额第1部分:农业》(DB44/T 1461.1-2021)。
(四)奖补程序。明确了申报时间和奖补程序,主要包括自主申报、审查上报、申报公示、资金拨付等4个环节,申报时间为:当年灌溉周期结束后,每年集中申报1次。申报流程主要是:用水主体(申请)→村(汇总)→水务工程运营中心(审核)→农林水务局(复核、公示)→财政分局(审核、拨款)。
(五)资金管理。主要包括资金来源、预算安排、资金使用范围、发放要求、监督检查等内容。
(六)附则。明确了本办法由镇财政分局会同经济发展局、农林水务局、水务工程运营中心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试行两年。
七、相关职能部门征求意见采纳情况说明
自2024年6月拟定以来,完成了向市场监督管理分局、经济发展局、农林水务局、司法分局、水务工程运营中心共计5个部门,南城村、闸口村、大岭丫村、永庆村、蔡白村、大鱼沙村、大罗沙村、九曲村、小河村、南丫村、北永村、昌平村、厚德村共计13条村的意见征求工作,共收到2条意见,均已采纳。
八、公开征求意见采纳情况说明
2024年7月11日至19日在东莞市道滘镇民意征集网站公开征求意见,未收到公众反馈意见。
九、专家咨询论证、听证的意见采纳情况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无。
综上,《道滘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办法》的制定实施,从制定主体、制定程序、制定权限和内容的合法性等各方面,均严格按照规范性文件要求规定执行。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