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各镇街(园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工作部署,按照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的具体要求,有力有序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茶山镇以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为契机,探索开展系列试点工作举措。一是加强法治宣传引导。以“法律援助夜班车”“普法为企宣讲”为抓手,加强对《信访工作条例》的学习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依法信访的良好氛围,引导群众在法治轨道上主张权利、化解矛盾。二是建立健全“信访微治圈”。将全镇18个村(社区)划分为134个“信访微治圈”,由安全员、辅警、村民小组长、党建组织员、大学生村官、文化管理员、村(社区)党员组成一支群众诉求服务队伍,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对日常巡查走访发现的矛盾纠纷进行及时处理,进一步提升信访隐患排查化解工作质效。三是全面推进访调对接。统筹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社工服务、心理服务等专业解纷力量参与基层矛盾化解,发挥智慧网格管理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超市、“一站式”非诉纠纷化解中心、心理服务室等特色功能室作用,把调解、法援、公证以及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延伸至基层一线,以提供便捷、高质的服务为契机,对常见多发的矛盾纠纷及早发现、抓早抓小、应调尽调,充分发挥调解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大朗镇以深化信访源头治理为抓手,积极探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落实落地。一是完善领导接访工作机制。定期开展领导干部驻点接访工作,规范下访、约访、回访等工作机制,推动领导干部接访工作标准化、制度化。二是落实“信访吹哨,部门报道”机制。依托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将住建、应急、民政、房管、经济发展等部门纳入“5分钟工作圈”,实现部门常驻、轮驻、随驻有机结合。三是建立“诉调对接中心”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加强法庭、商会和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商协会组织联合调解,实现快速分流案件,强化诉前调解。四是深化信访与网格对接。进一步细分优化网格服务管理水平,注重前端、狠抓预防,着力推动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由原来的镇村两级工作格局变成“镇+村+网格”三级联动的工作新格局。
清溪镇以职能前移、多元联动为方向,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一是加强宣传推广。迅速开展法治化业务培训,广泛宣传《依法依规信访“路线图”》《党委政府依法依规处理“导引图”》,并将《工作指南》印刷成册供群众取阅,使群众尽快了解具体内容和有关要求。二是强化部门联动。组织人社、公安、司法及法庭等部门力量常驻,持续加大信访一线接访、带案下访等工作力度。三是提升办理质效。建立信访案件定期研究机制,根据信访大数据开展问题“深研专治”,找准信访问题产生根源,集中各部门力量,依法就地及时解决群众反映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以来,清溪镇针对工程建设领域劳资纠纷多发高发态势推进专项治理,有效预防化解该类信访矛盾纠纷50余宗,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此外,麻涌镇、虎门镇、樟木头镇等镇街均召开了信访工作法治化动员部署会议,全面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在我市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