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法工作总的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意见》、《中共广东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和《中共东莞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法治东莞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创新形式、注重实效,坚持贴近基层、服务群众,适应全面深化法治塘厦建设的新形势,抓住法治宣传教育面临的新机遇,迎接普法工作转型升级的新挑战,着力构建普法工作长效机制,强化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基础建设,开创法治宣传教育新局面,为我镇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建先进制造业活力强镇,创新型城镇化魅力名城”的战略目标提供法律支撑。
一、健全完善法治宣传教育日常工作制度,着力构建普法工作长效机制
1、完善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制度。健全普法工作年度报告和通报制度。镇普法办向镇委报送工作情况和下一年工作计划,各单位、各社区要及时将工作情况报送镇普法办。
2、健全普法成员单位沟通联系制度。结合“六五”普法检查和“七五”普法规划起草,加强镇普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主要执法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完善普法责任部门之间的日常沟通联络制度。
3、健全普法责任制度。结合“七五”普法规划起草工作,完善落实普法工作组织领导制度、“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和媒体公益普法制度。
4、完善以案释法制度。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落实推动有关部门制定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普法专业化工作主体的以案释法制度的办法,完善案件收集、整理、发布工作机制,搭建以案释法的工作平台。
5、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普法职能。发挥工会、工商联在企业、外来员工中的普法作用;发挥妇联、共青团在妇女儿童、青少年中的普法作用;发挥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法律专业行业协会的普法作用。
二、强化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切实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效
6、突出宣传宪法。按照省、市的要求,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宪法 尊法守法”主题活动。把宪法学习宣传作为“法律六进”的重要内容,多种措施、多种形式系统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宣传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
7、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培训。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常态化。开展宪法法律专题学习,举办学法讲座,完善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整合学法资料及考试,开设学法专题网页,举办全镇公务员学法考试。
8、加强青少年学法教育。总结镇中心小学“校园法苑”试点学校的经验,整合法治副校长、普法宣讲团等资源,制定全面推进“校园法苑”建设方案,编印相关辅导教材、读本,在全镇公办、民办学校全面铺开“校园法苑”建设。开展“法制课堂”、“模拟法庭”、青少年法治挂图巡展活动。
9、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法治教育。按照省的部署,积极开展“信用广东”普法教育,根据《全省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标准》的工作要求,选取若干企业进行标准试点建设,积极推进200人以上规模企业普法实现“六有”。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法治宣传咨询活动、企业法治挂图巡展活动。
10、加强居民学法教育。充分利用“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等机制,开展“送法上门”活动,通过以案说法等方式对居民进行法治教育。
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基础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11、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围绕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重点结合消防安全、环保、打击涉黄、赌、毒、邪教、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净化社会环境法治教育。充分利用外来务工人员回乡返莞和“3•
12、整合现有的法治教育基地,健全参观、运作的机制,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展示馆、图书馆、演艺馆等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充分利用革命烈士纪念碑教育基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加强警示教育;充分利用妇女学校、家长学校、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和社区法治宣传栏,将公民法治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利用公众服务窗口和公园、广场、楼宇公共区域等公共活动场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政府机关、社会服务机构在窗口单位和窗口岗位利用LED屏、宣传栏等增加法治宣传教育功能。
13、加强媒体普法品牌和普法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媒体资源,继续办好塘厦镇普法微博、普法微信、《法律伴我行》导刊,定期推送法治微故事、公益广告、警言等普法精品。各单位、各社区要加大普法新闻宣传的力度,搭建普法平台进行普法工作展示和经验推广,建立全媒体普法宣传格局。
14、加强法治文化产品的制作。鼓励、支持和引导各类文化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法治文化建设,创作鲜活的法治文化艺术形象和作品,利用动漫、网络节目等新形式开展普法教育,大力发展和繁荣法治文化。
15、加强普法队伍建设。各单位、各社区要设有法治宣传工作队伍,设有普法联络员,完善信息反馈、互动、交流机制,加强对法治宣传工作队伍的培训,提高法治宣传实践能力,实行“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推动法治宣传工作进基层。
16、加强普法品牌宣传和推广。各单位、各社区积极开展自有普法品牌工作,促进全镇法治文化建设,积极打造和推广我镇“以案说法”、“司法大讲堂”、“司法惠民示范社区”、“一社区一法律顾问”、“校园法苑”等有影响力的特色法治文化品牌。
17、推进多层次法治建设活动。按照省、市法治创建指标体系,深入开展法治镇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活动,探索培育一批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联系示范点,推动法治建设工作进一步发展。
四、认真总结“六五”普法工作
18、抓紧完成“六五”普法各项任务。对照“六五”普法规划和省、市检查标准的要求,查漏补缺,全面深化“法律六进”,确保全镇“六五”普法各项任务全面落实。
19、做好“六五”普法总结。各单位、各社区对“六五”普法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