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存在对“哨点”监测预警敏感性不足的问题,9月29日上午,塘厦镇卫生健康局组织召开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哨点”作用工作会议,全镇228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法人或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强调,基层医疗机构是发现疫情的第一道前线“哨点”,工作敏感性、规范性和及时性,直接关系到防控体系的效率和成败。各医疗机构要强化法律意识与责任担当,各级医疗机构要强化责任意识,必须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和转诊制度;要筑牢“哨点”监测预警防线,各级医疗机构要切实提高对不明原因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病例的警惕性,加强流行病学史询问,特别是蚊虫叮咬史、旅行居住史等,严格按照诊疗方案进行筛查,确保疑似病例能够被及时识别、规范处置;要严守工作纪律与操作规程,各级医疗机构要再次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最新的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传染病诊疗方案、防控方案和报告转诊流程,确保信息报告渠道畅通、及时准确,转诊流程无缝衔接、闭环管理。
下来,塘厦镇将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首诊负责制、医疗文书管理规范、全员培训与考核、防蚊灭蚊措施落实等工作,同时还会加强监督检查,对整改不力者从严处理。在此呼吁广大市民,若出现发热(>38℃)、皮疹、关节疼痛三个症状之一的,建议尽早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当前正值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虫媒传染病高发季节,塘厦一诊所未严格按照防控要求接诊头痛患者,该诊所于9月23日至25日三次接诊一名有头痛症状的患者(最终确诊为登革热)。在此期间,该机构未严格执行流行病学史询问,医务人员对《东莞市基层医疗机构接诊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指引》不熟悉,未及时进行信息登记并上报。由于该诊所对防控政策执行的敏感性不足,导致该名患者到9月26日才自行到上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检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规定,作记分处理,医疗机构于9月28日至10月27日停业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