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道滘镇栏目 / 聚焦道滘 / 图片新闻

这位有身份证的“英雄” 200年不老繁花惊世

发布日期:2024-03-22 09:24:18 来源:本网
【字体: 打印

        有木棉的地方便是人间乐土,有木棉的地方就是挥不去的乡愁,有木棉的地方就是最美的乡村。

        蔡白村上口村民小组是典型的滨海水乡村庄,它的闻名不仅仅是源于畅销港澳的黑皮冬瓜,也源于一棵近200年的古木棉树,花开季节,数万朵红彤彤的花朵如火焰般高举,照亮家家户户。

微信图片_20240322090138.jpg

        1 、上口古木棉的前世今生

        从镇区经过道滘大桥,一过大桥便左转进入上口组的村道,经过一片渔塘很快看见一个村庄。这时候,迎接你的便是一棵高大的古木棉树。村道穿过村庄与一条小河流相交,古木棉便在这个相交的河边、路边矗立。树下数亩方圆都是空坪,周边有黄花风铃树、长廓围护。主杆树皮铁骨嶙峋,得数人才能环抱。

微信图片_20240322090131.jpg

微信图片_20240322090124.jpg

微信图片_20240322090117.jpg

        古木棉有两个新旧身份证,就是主杆上挂着的两块牌子,东莞市人民政府统一制作的古木保护编号牌。一块是2004年的,上写“东莞市古树名木”,“国家三级古树”。还有编号、科属以及树龄152年等信息。另一块是2022年所制,它还有一个新身份证号码:44190012420500025。除了上述信息还有这棵树的二维码,手机一扫,所有信息可查。这块牌子所标的树龄是168年。树龄差两年,应该是后面测定的树龄更为可信。不过,村民眼里的树龄则是“200年不止”。

微信图片_20240322090110.jpg

        2 、仔叔眼里的木棉:既如先祖,也如孩子

        仔叔说,古木棉不但得到政府的保护,也得到村组的保护,更得到村民自觉的保护。他说每天有人打扫清理落花。

        说起古木棉的树龄,60多岁的仔叔说他很小的时候,问自己的祖父,这棵木棉树有多大。爷爷也说他小时候,这棵树就有这么大!

微信图片_20240322090047.jpg

        仔叔讲起古木棉树,既有对待祖先一样的虔诚,眼睛里,话语中,满是对长辈那种毕恭毕敬;也有对待小朋友一样的慈祥,甚至对待儿子一样的欣赏。比如,他描绘这棵树如何没有被雷打过,没有被台风吹断过树枝,讲得绘声绘色。台风来的时候,树就会这样转身……说着他便做出姿态,蹲好马步,下盘扎紧,双臂像打太极拳半抱于胸前做树枝状,然后腰身缓缓地转过来,四平八稳,优雅从容。

微信图片_20240322090055.jpg

微信图片_20240322090047.jpg

微信图片_20240322090039.jpg

        3、 池叔眼里的木棉:既是地理标志,也是乡愁

        79岁的池叔说,以前去东莞县城,站在高高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这棵木棉树。他说他现在还记得自己当年在万江的金鳌塔,看到这棵树的时候,那种自豪感,安定感。池叔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说了当时的那句话:“那就是我的家乡。”

        池叔在那一刻,仿佛回到了少年时候,回到了当年站在金鳌塔向家乡眺望的时光。想见当年,古木棉带给他的,不仅仅是乡愁——那种离开家乡便无处安放的灵魂,在见到家乡风物时候,好像被春风抚慰过;还是地理标志。无论在哪个方向,只要目光所及,就能找到家乡的位置。

微信图片_20240322090032.jpg

微信图片_20240322090020.jpg

微信图片_20240322090014.jpg

        而现在,随着古木棉被市政府列为国家三级保护古树,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最为池叔他们津津乐道的,就是这样一句话:“前几年,广东电视台来作过节目,那是省台啦!”

        当然,每年的花开季节,远近的摄影家、摄影发烧友,更是少不了长枪短炮,天天围着这古木棉兜兜转转。

微信图片_20240322090008.jpg

微信图片_20240322090003.jpg

微信图片_20240322085954.jpg

        上口村民小组的村民何其有幸,近200年的古木相陪伴,一种家族绵延世代荣昌的历史,都有它见证。而古木棉又何其有幸,在全方位的保护与村民的呵护之下,它依然生长着,像一个不怕风雨的顽强的孩子。(朱澜)


相关文件: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