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简体版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优秀!长安学子被清华大学录取
 发布时间: 2025-07-25 19:01  信息来源:长安融媒体中心  字体大小:

微信图片_2025-07-24_173239_214_副本_结果.png

7月24日上午

霄边社区的蔡镇谦

从快递小哥手里接到一封

来自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

一起来沾沾喜气


设阶段目标并努力实现

长安学子被清华大学录取


       “你好,请问是蔡镇谦同学吗?恭喜您,您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


       上午9点30分,中国邮政EMS的投递员出现在霄边农民公寓南门门岗处,他手持印有清华大学校徽的专用邮件袋,边给蔡镇谦打电话,边大步地向其所住楼栋走去。


       “请出示您的身份证和准考证。”在完成严格的“三验”程序(验身份证、准考证、签名)后,这份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被郑重地交到蔡镇谦手中,相关工作人员为其送上鲜花和祝福。


       在全家热切的目光下,蔡镇谦小心翼翼地拆开紫红色信封,精致的立体雕刻——清华大学二校门模型跃然眼前,他“哇”的一声,满是激动与喜悦。录取通知书内页显示,蔡镇谦以675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将攻读该校的经济、金融与管理类专业。

      

       坐在旁边的妈妈吕菊英也显得兴奋又紧张,以至于满脸通红,爸爸蔡永茂也是十分开心,连连恭喜孩子考上心仪大学。


       据家人介绍,蔡镇谦从小学习勤奋,有着很强的学习内驱力,在每个学习阶段,都设立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而且,他酷爱阅读,爱看各类书籍,同时注重劳逸结合,成绩一向名列前茅。


       蔡镇谦分享了他学习的核心要诀:“选择方向很重要,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还要顺应时代的需求;要目标明确,行胜于言,重在日常的积累;要有放平的心态,尽力而为,力争上游,实现心中理想。


学习成绩一向名列前茅

希望继续深造成才


       对孩子考上清华大学,蔡镇谦的家人都表示很开心、很欣慰。“当时收到录取信息时,激动的说不出话来。我觉得孩子自身努力是最为重要的。作为家长,我们更多是做好后勤工作,陪伴他、关心他、支持他,让他安心学习。”蔡镇谦爸爸蔡永茂说。


       蔡镇谦妈妈吕菊英也激动地说,孩子考上清华,她非常开心与自豪。她说,蔡镇谦从小就非常勤奋、刻苦,他能圆梦清华,有自身努力的因素,也跟学校老师的悉心栽培有很大的关系。作为妈妈,她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每当孩子放假回家,我们都会带他出去散步或打羽毛球,让他分享在校学习、生活的事情,从而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引导孩子积极向上”。


      “很开心、很欣慰,希望孙子步入清华大学后,能结交良师益友,继续努力,争取好的成绩。”蔡镇谦的爷爷蔡景太说。


       其实,蔡镇谦高考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并不是偶然,而是他多年以来的良好积累所成就。据介绍,蔡镇谦曾先后就读于霄边幼儿园、长安镇中心小学、东华初级中学(生态园校区)、东华高级中学(东城校区),从小学开始,蔡镇谦学习成绩就非常优异,课外学习的经历也很丰富,曾多次担任校园小导游和主持人,并代表学校参加市级朗诵比赛,2022年高分考入东华高级中学(东城校区),高中时选读“史政地”文科班,一直是班中的佼佼者。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涯,蔡镇谦也不敢放松。他告诉记者,最近,他在预习大学的英语、数学以及经济、金融类课程,“希望通过大学四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拿到保研名额”。而蔡镇谦的爸爸妈妈也表达了对孩子的殷切期待,希望他入读清华大学后,继续努力,学有所成,成为有用之才。


长安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十余人被清华北大录取


       据统计,自2016年至今,长安已有15人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长安学子频频考上全国知名院校,与长安镇党委、镇政府以及各社区对基础教育的重视息息相关。


       长安镇党委、镇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高质量教育与高质量发展定位相结合,加快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尤其是近年来,长安镇以“品智教育 特色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与路径,积极打造“思政+”思政课程体系、“最潮”劳动教育、“最炫”科技教育,推动重点领域改革继深推进;持续探索推进特色学校建设,通过构建多元开放、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服务力;强化人才支撑,激发教育活力,教育综合实力得到不断提升。


       此次考上清华大学的蔡镇谦所在社区霄边社区多年来坚持以优质教育服务滋养社区文化、凝聚邻里共识,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这其中就包括社区高度重视,坚持将教育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开展普法进校园等特色活动,促进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坚持“奖优助困”并重,设立专项奖学金表彰学业优异学子,精准发放助学金帮扶困难家庭学生,传递社区温暖;注重盘活阵地,打造“家门口学堂”,为提升居民幸福感和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教育支撑。


(记者/王爱仪、李雄伟、袁健鸿、占有兵、实习生/陈芯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