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简体版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家门口的“银发守护站”!长安镇居家养老服务织就幸福“夕阳红”
 发布时间: 2025-07-09 19:11  信息来源:长安融媒体中心  字体大小:

0护工为老人按摩MWQ_0288-1_结果.jpg

       “他们服务都做得好,每次都会按时过来,做得好周到。”长安镇锦厦新村92岁的李阿公满是赞誉地说道。随着居家养老服务在长安镇不断深入推广,这一民生工程愈发受到老年人青睐。近日,记者跟随长安镇公共服务办社工走进两位居家养老的老人家中,见证这项服务给老人生活带来的温暖改变。


细致的服务

深得老人心


        在锦厦新村一位老人家中,社工邓菊秀与护工像往常一样为老人服务。护工戴着手套,熟练地帮老人按摩着双腿,并耐心地询问:“李阿公,双腿感觉怎么样?我按的这个力度是否合适,要是不舒服你就跟我说。”


        老人家今年92岁,与儿女分开居住。2013年,他开始接受居家养老服务,是长安镇第一批接受服务的老人。据他介绍,由于腿脚不方便,出门都要坐轮椅,但经过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康复师的长期护理后,他在家都能走几步路了。


       康复护理做完之后,护工就开始忙着为老人打扫卫生,从卧室、厨房、客厅一直到卫生间,每一个犄角旮旯都没放过。在一旁的邓菊秀也没闲着,陪着李阿公聊天解闷,说到开心处,李阿公还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服务都做得好,每次都会按时过来,做得好周到,真希望他们能每天来或者隔一天来一次也行。”李阿公满意地说。


       据邓菊秀所述,他们会依据老人的身体状况与年龄,将老人划分为重度失能、中度失能、轻度失能以及能力完好这四个服务等级,并按照不同等级,保障每位老人每周能有1 至2次的服务。


多元的服务

唤醒银发活力


       与李阿公同住在锦厦新村的谢婆婆今年85岁,也是一名独居老人。当工作人员到她家时,老人很开心,还早早把空调打开,说自己怕热。在与护工简单交流之后,老人便熟练地躺在沙发上,一边享受着护工的康护理疗服务,一边惬意地刷手机看视频,还不时地招呼大家喝水。


       谢婆婆告诉记者,她今年5月份才申请了居家养老服务,原本是想着有配餐服务,自己不用煮饭,没想到还有康复理疗、卫生清洁甚至聊天解闷的项目,真是好开心。


      “自从享受了这些服务,我的心情和身体都好了很多,我儿子女儿对他们也很满意。”谢婆婆笑着说。


       “阿婆,饭到了,吃饭啦!”11点10分,长者食堂的配餐员将餐盒送到谢婆婆手中,她就迫不及待地打开餐盒想看看有什么菜。她表示,以前她自己煮饭,就吃一点点,煮一顿饭要吃两餐,现在这个配餐做得很合她胃口,一顿就全吃光了。


编织关怀网络

打造“家门口”的养老乐园


       从专业的健康守护到暖胃的热乎饭菜,这个家门口的“银发守护站”,正悄然改变着这些老人的生活。


       在长安镇,居家养老服务早已织就一张细密温暖的关怀网络:专业康复师每月按时上门为有需要的老人进行康复理疗与康复训练,缓解身体疼痛;护工每月上门开展深度清洁,让老人们的居住环境始终整洁舒适,并为有需要的老人定期采购生活用品、协助穿衣洗漱,将生活照料做到细致入微。


       针对独居、空巢老人,社工也会定期上门开展心理慰藉,陪他们聊天解闷、倾听心事。从生活起居到精神陪伴,从健康守护到紧急救助,长安镇将多元服务送到老人身边,让“家门口的养老乐园”触手可及。


       “我们长安镇近几年来也在大力推广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牵头,第三方机构运营,由社区协助和监管。目前全镇有220名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这种安心、省心、舒心的服务。”长安镇公共服务办副主任蔡素丽说。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未来,长安镇还将在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关怀上投入更大的精力,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共同为老年人打造一个温馨、舒适、有保障的晚年生活环境。


(记者/姚礼文、王磊、袁健鸿、麦伟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