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ico
ico
村尾村:“荷塘悦色”扮靓乡村 “筑巢引凤”聚势发展
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      2024-06-12 09:52:47  来源: 本网
【字体: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村尾村因地制宜,挖掘优势资源,做强村域经济,撬动乡村发展活力,走出了一条和美乡村发展新路径。

  仲夏时节,漫步在村尾村的荷塘边,徐徐清风迎面拂过,放眼望去皆是荷花,或含苞待放、或竞相盛开,形态各异,各美其美。碧绿的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千姿百态,构成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塘悦色”。荷塘边的德兴园,沿线可以看到“荷裳影室”“荷塘书画舍”“莲塘邮舍”、村尾曲艺中心,一个个充满绿意、自然和谐、功能多样的公共空间展现在眼前。这是村尾村结合本村姓氏“叶”打出的“荷塘叶色”文化品牌,如今公园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爱去之地。

  近年来,村尾村下足“绣花”功夫,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去年以来,村尾村更是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四小园”建设等工作,实现村容村貌整体蝶变升级。

  在推进人居环境风貌再提升方面,村尾村重点打造占地418亩的“村尾生态园”,与仁和水整治连成一片,建成集休闲、娱乐及观光、吸氧的生态园。另外,计划对龙子路村委会路段至村史馆路段开展建筑外立面改造,通过对旧建筑外立面统一提升,达到视觉统一。

  说起正月二十“何大仙诞”,相信很多横沥人都不会陌生。立村至今680多年,“何大仙诞”庆典活动迄今有三百多年历史,是村尾淳朴厚德、勤劳好客的生动见证与悠远传承。近些年,“何大仙诞”节日活动形式进一步丰富,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参加,助力村尾村的蓬勃发展。“何大仙诞”只不过是村尾村积极打造自身文化品牌的生动写照之一。在打造传统文化品牌的基础上,村尾村因地制宜,积极打造“荷塘叶色”“何大仙诞”“粤剧文化”三个品牌,广泛宣传“太平楼”“麻石巷”等特色传统文化,盘活本村特色资源。同时,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抓手,大力倡导和推动全民志愿服务,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家庭观,营造敬老爱幼、邻里互助、团结和睦、崇尚向善的浓厚文明乡风。

  与此同时,村尾村积极探索发展产业、盘活资产、合作开发等壮大集体经济的好路子,促进集体经济稳步增收。数据显示,2023年村集体总资产、村集体经济总收入、集体经济纯收入分别为25653万元、3372万元、2875万元,同比增长6.03%、17.30%、22.35%,实现村集体各方面“提速”发展。在着力提升传统村落“颜值”的同时,村尾村不断提升产业发展“魅力值”,在企业周边建设休闲区、小公园,配套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宜行宜居、生活便利为吸引力,更加坚定了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决心,极大提升村尾商贸服务业。

  精心筑“巢”,待“凤”来栖。良好的环境效益,再次证明“环境就是生产力”。近年来,村尾村先后引进8个重大项目落户,7家企业增资扩产。

  为继续推动村集体资产稳健增值,村尾村一方面全力优化环境,积极做好企业“服务员”的角色;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实施城市更新改造,切实拓展与优化发展空间。接下来将加速改造20亩旧厂房和盘活30亩用地,将这50亩作为工业投资、集体增收增长点,全力以赴招引大项目。

  在现有的经济效益基础上,实行全民招商、以商引商,保障现有10多万平方米集体物业的出租率。叶茂权透露,鉴于村尾片区人流物流较旺,市场主体3000多家,村委会将进一步理清思路,在商贸服务业、市政服务等方面提升品质、创造效益,奋力构建经济强、社会稳、民生优、环境美的现代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记者:朱伟红、谢京余、叶伟良  




附件:

相关附件
媒体报道
音频视频
文件
部门解读
图解类
新闻发布会
访谈
其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