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全国群众文艺工作推进会在东莞召开。当晚,参会的全国群众文艺工作者代表参观了东莞市文化馆,并观看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展演汇聚了十个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充分展示了我国群众文艺的繁荣景象。
当日晚上,参会代表们首先参观了东莞市文化馆,深入了解东莞的文化底蕴和群众文艺的丰硕成果。在文化馆内,千角灯下,身着莞草纹样演出服的舞者翩翩起舞,以优美的舞姿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非遗传承的舞台上,少儿舞狮的小演员们身手敏捷、活灵活现,生动再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此外,木鱼歌、莞香、新昌鼓等东莞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成果也尽数展现在代表们眼前,新潮的音乐巴士更是吸引了众多代表拍照留念。
随后,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在东莞市文化馆星剧场拉开帷幕。本次展演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东莞市文化馆承办,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
展演节目丰富多彩,涵盖了器乐合奏、群舞、女声小组唱、小品、少儿舞蹈、器乐独奏、广场舞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东莞市文化馆和东莞市东城文化服务中心共同演绎的器乐合奏《山上有风》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完美的配合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重庆市铜梁区文化馆和重庆市铜梁二中带来的群舞《龙把子》则以生动的舞蹈语言展现了龙舞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传习馆和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文化馆的女声小组唱《茶山瑶》、惠州市文化馆青年舞蹈团的群舞《凤起朝阳》等十个节目也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市文化馆和东莞市松山湖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等单位共同演出的群舞《甜蜜的生活》作为松山湖宣教文体旅游局原创文艺作品首次在全国舞台亮相,赢得了广泛赞誉。演员代表陈琪表示,能够代表东莞参演感到非常荣幸,希望通过演出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东莞的魅力。
近年来,东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动群众文艺繁荣发展,群众文艺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在文化服务上,东莞以新场景、新表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出原创音乐剧《东莞东》致敬改革开放,寻找“2亿分之一”城市建设者,引发强烈共情共鸣。推动文化场馆体系化、联盟式发展,创新拓展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组建博物馆、美术馆、剧院、莞空间“四大联盟”,吸引草莓音乐节等大型活动落地东莞,一系列高品质、现象级、爆款类文化活动,让整个城市弥漫着潮流文化的气息和热度。
在文化传承上,东莞高标准建设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达11座,居全省前列;活态传承非遗,完成省内首部地级市综合性非遗条例立法,创办“最岭南”鸿福桥市集,打造新中式美学体验。逛馆看展、体验非遗成为新风尚。在产业创新上,抢占潮玩产业新赛道,成功获评中国潮玩之都、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文化创意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叫响“有一种制造美学叫东莞”的美誉。
东莞城市文化生机勃勃,到处洋溢着文化气息,群众文化参与度、获得感显著提升,为群众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与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