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东莞市莞城街道办事处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900752861567T/2025-00189 分类:
发布机构: 东莞市莞城街道办事处 成文日期: 2025-03-17
名称: 莞城街道2025年度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3-18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莞城街道2025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3-18  浏览次数:-

  2025年,我街道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全局,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高质效改革推动莞城加快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如下工作: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推动日立安斯泰莫公司设备采购、日立安斯泰莫DU等项目落地动工,为经济发展积蓄动能。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集成改革,依托莞城街道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打造粮仓、鳒鱼洲等工业设计集聚区,争取形成更多优势产业集群。全方位完善企业扶持机制,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的培育力度,强化科技创新对制造业的支撑。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引导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开展“乐购莞城”系列活动,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做好文体旅商融合发展大文章,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全面激活消费新潜能。探索招商引资新模式,做好工业用地、商业地块、闲置物业等的招商工作,认真筛选优质产业项目落地。充分发挥技术改造事后奖补及智能化改造等项目的财政扶持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出台扶持奖励政策,增强企业投资信心。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加强对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和纾困帮扶,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模式创新,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小气候”。

  (二)深化区域融合改革,加快打造深度城市化莞城样板

  坚持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建立健全圩镇风貌管控体系,加大西隅社区省典型村培育工作力度,完善人大、政协、群团组织、热心企业等助力典型村培育机制,以点带面促进全域环境和城市品质整体提升。深化拓空间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城市更新顶层设计,推进东莞记忆首开区、圳头城中村改造、粮仓片区活化利用、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完善区域综合环境提升机制,深化美丽圩镇“七个一”升级建设,全面加强环卫保洁、垃圾分类、市容秩序整治、市政设施养护等精细化管理,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持续优化停车资源配置,重点加快东江月等立体停车场建设,探索行政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开放共享,促进停车资源集约利用,缓解停车难问题。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环境管控、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制度,全面加强绿美生态建设,深入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等工作,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深化民生事业改革,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和集团化办学,推动教育服务更公平、更优质地覆盖常住人口。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进莞城医院—莞城社卫中心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积极打造莞城医院优势学科,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完善文旅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依托“两馆一工程”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促进文化服务更加普惠均衡。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加快建设更多体育场地设施,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塑造城市文明新风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营造育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体系,积极发展休闲康养、银发经济等新业态,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儿童友好全域建设,不断推进“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机制,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开展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审前服务体系,提升数字化治理与服务水平。

  (四)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严格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健全重大风险跨部门协作机制,坚决守住政治安全底线。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风险源头防范,健全防风防汛等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全方位安全保障机制,加强社会面整体防控,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机制,探索优化多元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统战工作融入基层治理的工作体系,更好发挥统战凝聚合力的优势。完善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普法、行政执法监督等工作机制建设,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深化自身建设改革,持续增强抓落实本领和韧劲

  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持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理论武装,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三中全会精神落地见效。以社区换届选举工作为抓手,持续建强社区党组织,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加强执行力建设,推动形成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拓宽干部培育途径,推动更多干部到重点工作一线实践历练,增强干部政治意识和斗争本领。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完善多渠道拓展财源体制机制,强化重大项目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真正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完善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