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人,身处不同的时代,却有着相同的家国情怀。在东莞市2023年下半年新兵中,来自万江街道的余榕毓、来自石排镇的王晓峰和来自清溪镇的郑启锐等经过层层选拔,成了家中第三代军旅人,梦想之帆自此起航。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三代从军荣耀门庭。从祖父到孙子,三个年代、三代军人、三套军装,背后凝结着的是一家三代军人的坚韧传承,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
王晓峰:投身军营追寻父辈荣光
三代军人,从战火硝烟到和平盛世,时代在变,不变的是流淌在血脉中的红色基因,兵种不同、专业不同,相同的是都在为军队建设奉献青春、燃烧热血。
来自东莞市石排镇谷吓村的王晓峰,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爷爷、父亲都是军人。王晓峰的爷爷王赛有,中共党员,1964年入伍,曾在珠海某部队服役,服役期间担任班长,四次被评为“五好战土”,1969年退伍。在爷爷的影响下,王晓峰的父亲王德良也选择参军,1990年入伍,曾在江苏某部队服役,其间担任班长,荣立三次嘉奖,一次被评为“优秀士兵”,1994年退伍。
孩童时代的王晓峰,就对祖辈们的军旅故事非常感兴趣,听军旅故事、树强军信念,立志在军营建功立业,踏上军旅征程,在最好的年华为人民的幸福和安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王晓峰说:“希望自己能坚持部队枯燥乏味的生活和艰苦的训练。克服困难,踏平坎坷,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他深知这个目标并不容易,但也必将为此努力奋斗,绝不言弃,再难再苦也要咬牙努力。
“爷爷当兵,爸爸当兵,我也要当兵!”王晓峰说,“因为我身上流淌着的是军人的血脉,如果自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成为父亲和爷爷那样优秀的国防战士,那我就枉负了从小爷爷和父亲的教诲。”
余榕毓:长大后,便成了你的样子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对于余榕毓一家来说,却是“三代从军,全家光荣”。
爷爷余两挺和父亲余君平先后参军入伍,都曾在祖国最需要地方放飞青春梦想。在祖辈、父辈的熏陶下,余榕毓毅然暂别校园,决定赓续血脉传薪火。他说,“爷爷和父亲的从军经历和硬朗作风从小就吸引着我,让我对部队生活有着深深的向往。”
2023年下半年征兵工作启动以来,余榕毓积极报名应征参军,经过严格的体检、政治考核和役前教育,如今顺利地光荣入伍,终于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等我长大了,也要像爷爷、父亲一样参军报国。
三个时代,三代军人。“现在,我终于接过爷爷和父亲他们的‘接力棒’,扛起保家卫国的使命。”余榕毓说,“将在军营里好好表现,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练好军事本领,发扬好优良作风,争取入党、提干、上军校,用不一样的热血青春,诠释着一样的家国情怀。”
郑启锐:接力参军,续写属于自己的荣光
“照顾好自己!”短短几个字,是七旬老兵郑召丰对孙子郑启锐的临别寄语。又是一年入伍季,热血戎装踏征程。住在陆丰市的郑召丰因为台风影响,没能来送兵现场,为孙子入伍送行,只能通过电话叮嘱。他们家是一个典型的军人家庭,郑启锐父亲郑俊浩曾参军入伍。一家三代接续逐梦强军,他们用青春浇筑钢铁长城,用热血谱写军旅华章,用实际行动阐释忠诚信仰,用奉献与坚守,诠释军人的使命担当。
在爷爷饱含深情的叮嘱中,郑启锐仿佛回到了儿时,听爷爷讲当兵的故事,每次他都会被爷爷所讲的部队生活吸引,参军的种子早早便埋在了心中。
“我小时候就特别崇尚军人,想像爷爷和父亲一样,去当兵。”郑启锐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明确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通过从军报国,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向爷爷、爸爸看齐,义无反顾参军去。”郑启锐已经做好了吃苦耐劳的准备,“自己一定会在部队努力锻炼,尽自己的努力,多学知识和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