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交替,岁月留痕。以中山路为历史象征的石龙老城区,封存着商埠古镇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7月,石龙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一系列以“老城的日与夜”为主题的深度行摄探访活动轮番上演,让摄影和历史文化爱好者在这里收获不一样的老城游览体验。
●黑夜中认识不一样的石龙老街
夜色深深,灯火闪亮。7月的夏夜,石龙老城区被街道两旁的灯光渲染出怀旧的气色。摄影和历史文化爱好者“组团”,齐齐漫步在历史悠久的石龙老街上,一起参加石龙老城行摄系列活动。他们一边行摄,一边专心聆听导赏员介绍的古镇故事。他们感叹:“原来石龙老城区的夜晚,是这样的。”
16日当晚,位于石龙中山公园内的中山纪念堂“麦芽糖电影院”播放着大型电视专题艺术片《百年恩来》第一集。该片采取纪实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方法,突出表现周恩来崇高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风范情操、巨大的人格魅力和他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心。人民广场内的石龙博物馆正在展出的“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纪念周恩来总理珍品展”的展品,就是从这部大型电视专题艺术片《百年恩来》“提炼”而来。该展览从一开始便受到了市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缅怀革命伟人,“您是这样的人”文学作品诵读会当晚在石龙博物馆中庭如火如荼地开展。许多朗诵爱好者都是在参观完“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纪念周恩来总理珍品展”,然后来参加活动的。他们齐聚一堂,在周恩来铜像前,用饱满的情绪,动人的声线,抑扬顿挫的节奏,诵读了《十里长街送总理》《海棠花祭》《周总理你在哪里》等一系列与周恩来总理相关的文学作品,进一步忆伟人、说思念、致初心。让在场的每一位聆听者都对周恩来总理有了更具象、更深刻的认识。
当晚9:00,参加夜游中山路活动的摄影和历史文化爱好者带齐电筒、相机,在导赏员的带领下,穿梭在石龙老街的大街小巷,重新回顾一栋栋骑楼旧建筑的前世今生,欣赏着那些斑斓陈旧的门窗灰墙。
活动的主办单位还别出心裁地将老照片投影到骑楼上,老街骑楼与石龙历史照片的奇幻结合,给参与者带来回味无穷的夜游中山路回忆。老人们在这里忆过往岁月,孩子们在这里寻龙城印记,他们在这样一场潜入深深夜色的活动中,去认识和了解一个与往常截然不同的石龙老城区。
●寻石龙发展足迹看时代交替变迁
石龙镇北靠广州,南邻深圳,东接惠州,扼守东江中下游咽喉要地,是过去东江运输交通枢纽重要节点。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出一座千年古镇和商贸重镇,1929年,石龙为满足经商者的需求,修建了一条长1000多米、宽16米的大马路,道路两旁修建的商业建筑规模宏大,是风格统一的岭南骑楼,这就是石龙名动一时的中山路。
石龙镇通过开展老城行摄活动,希望摄影和历史文化爱好者行走在中山路及周边街巷,用镜头寻找有历史痕迹的招牌和标语。从民国老当铺,改革开放时期的大型工厂,再到现代化的商铺,店铺招牌除了体现石龙工商业的发展,还体现了不同时期广告设计的特色。广告字体、招牌设计也透露出时代变迁的印记。
导赏员向摄影和历史文化爱好者们介绍:“石龙镇过去是一个水运比较发达的城镇,当时有多个类型不同的码头,而且每个码头有不同的经营项目,比如运米、运谷、运柴、运水果等。凭借水运优势,石龙镇一度成为了珠三角一带有名的商品集散地。”此外,石龙纸制品厂、龙魁路煤机厂、龙床街农机厂旧址,都印证着新中国成立后,石龙工商业发展足迹。
摄影和历史文化爱好者们边走边听中山路骑楼群的故事,一边用镜头搜寻记录路上充满历史痕迹的招牌和标语,用镜头为中山路定格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