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潮涌,南城花开。2024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速推进、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
这一年,踏着愈发激昂的旋律,南城以更高标准、更强举措、更实行动深耕“百千万工程”,努力唱响“产业强音”“融合乐章”和“幸福欢歌”,推动一幅幅“施工图”在广阔大地变为生动的“实景图”,城乡融合发展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城乡环境“美”出新风貌,公共服务提质升级,基层善治走出新范式,文化生活潮流多元,民生幸福底色不断擦亮……一年来,南城街道上下凝聚强大合力,加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努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激活经济发展新引擎
占地334亩、建筑面积约66.5万㎡,将吸引超过800家科创企业及上万名科创精英人才入园发展……2024年,南城亚创智慧新城项目发布仪式暨招商大会启动。这个由深圳亚创集团与南城街道石鼓股份经济联合社合作开发的产城综合体,正式开启村企合作新篇章。
与此同时,南城水濂彭洞工业区、蛤地草塘工业区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加快搭建新质生产力培育平台。石鼓、篁村等社区还积极盘活村组集体闲置资金,投资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宏远AI等优质企业与产业项目超1亿元……
这些是南城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探索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昔日旧宅开出一家家“村咖”“茶店”……在南城,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回乡创业,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景被搬到村子里、山脚下、池塘边,新型业态遍地开花,走出了乡村振兴“新路子”。
水濂山郁郁葱葱,新基河绵亘蜿蜒,串联起沿线一个又一个“碧玉”水库。这片绿水青山为南城大力发展朱顶红、荔枝等特色农业提供条件,推动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富民资本”。
与此同时,东莞国际商务区建设如火如荼,南城“建筑业龙头企业聚集地”加速形成;中国(东莞)-英国智能制造产业对接会、“莞港金融行”东莞活动纷纷在南城举行,8家信创龙头企业签约落地南城;华嘉食品有限公司、可口可乐装瓶商生产(东莞)有限公司等企业新生产线正式投产、产能大幅提升……
从打造“建筑业龙头企业聚集地”到构建“产业金融”生态圈,从企业创新发展到产业提质增效,南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让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实现“双向奔赴”,为南城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
塑造城乡环境新风貌
走进石鼓社区,馀庆路两侧点缀着五彩花卉,整齐停放的车辆靓出一道风景线。石鼓河两岸小楼错落有致,农房风貌整体提升,构成了一幅和谐宜居的幸福画卷。
▲石鼓农房风貌整治提升
2024年,南城切实发挥规划引领战略作用,立足南城街道、乡村振兴示范带以及石鼓、水濂、蛤地典型村“百千万工程”规划,在石鼓、水濂、袁屋边等区域实施农房风貌整治提升工程。目前,共有488栋农房“焕”新貌,改造数量居全市前列。
其中,“石鼓经验”被《东莞市存量农房风貌改造提升技术指引(试行)》采编,为全市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工作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案例示范。
宜居、靓丽的社区环境,大大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吸引更多商家入驻、更多市民游客到“村”一游,带来人气和商机。以石鼓馀庆路沿街商铺为例,租金收入增长近两倍,逐步形成了乡村“好环境”变为群众“鼓腰包”的良好循环。
以微改造推动旧村“焕”新颜的同时,南城还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推动“2+11”城中村改造项目实施改造:鸭仔塘、彭眼2个市重点推动的首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基本完成首期物业拆迁,鸭仔塘项目私宅签约率突破80%,彭眼项目启动私宅物业签约仅7日,累计签约便超100宗物业……
城中村改造驶入“快车道”,城市空间蝶变加速,为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探寻新路径,这是南城坚持“拆、治、兴”并举理念、做好城市更新大文章的生动实践。
建设美丽庭院示范带,蛤地蛤三新村靓出乡村好风光;水濂山旧石场变身碧玉湖公园,“东莞九寨沟”火爆出圈;石鼓河建设跌水坝、亲水平台,“水清”更让人“亲水”……
推窗见绿闻花香,走出家门都是景!过去一年,南城大力开展植绿补绿扩绿行动,做活“水文章”,让乡村有“看点”更有“玩意”。
打造公共服务新样板
夜幕降临,南城阳光中心小学的运动场上,满是跑步健身、跃身扣篮、挥拍运动的身影;校园阅览室里,市民沉浸书海中……
▲ 学校文体场所“不断档”
立足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南城积极探索资源共享,盘活15所公办及8所民办中小学的体育场馆、图书阅览室等,上线“体育通”APP,实现周末、节假日全面对外开放,让学校场馆“变身”市民家门口健身房、阅览室。
在雅园社区长者饭堂,数十名长者共聚一堂,吃着热气腾腾的暖心午餐,出行不便的长者则享受上门配餐;石鼓、新城多个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加快“上新”……南城持续抓牢“一老一小”服务,探索“养老+”服务模式,推动实现“养老”变“享老”。同时,多措并举打造儿童友好公共空间,在新基、蛤地新建儿童公园、玉兰童心园等,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与“百千万工程”同频共振。
走进南城第三幼儿园,教室温馨宽敞、活动空间丰富多彩,为孩子们营造多元成长空间;在南城商务区北部学校,同学们陆续走进人工智能室、科学实验室等功能用室,享受开放灵活的自主学习乐趣……
一幕幕美好的校园场景,背后是南城不断推动教育提质优化的生动缩影。2024年,南城通过资源带动、硬件升级、师资引领等,推动南城阳光第五小学打造成“东莞市新标杆学校”、培育南城商务区北部学校打造东莞“首善之区”高质量发展的窗口学校,持续为白马、石鼓、蛤地等周边社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以教育赋能“百千万工程”建设。
大型义诊让群众在家门口看上“专家号”,社区中医理疗频频圈粉年轻人……过去一年,南城纵深推进医疗资源提优,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筑牢基层医疗服务网:东莞市肝胆医院(南城医院)获评“广东省胸痛中心(基层版)”、新城社区卫生服务站揭牌启用等,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一条条通达的道路,关乎城市功能和品质的提升,更关乎民生福祉。南城推动总部基地、第一国际等多个片区道路空间优化,越来越多人在“City walk”中感受东莞的城市魅力。
“前方停车场剩余52个车位!”自智慧停车诱导系统推出以来,市民游客自驾到东莞植物园游玩更方便了。夜间,汇成大厦、海德·汇一城商圈等场所与周边小区业主共享停车位。石鼓率先实行停车无差别收费,促进社区本外融合……一系列有效举措的落地落实,让综合交通品质提升工程成为造福群众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探索基层善治新范式
清晨,约上好友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舞蹈室跳舞;下午,送孩子们到“阳光雨”党群服务站阅读空间学习;党员和居民面对面议事,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 党群服务阵地搭起“连心桥”
在南城,38个党群服务阵地星罗棋布,围绕“党群共建、协商议事、文化娱乐、法律援助”等综合性服务,为广大群众打造“走得进、坐得下、还想来”的心仪之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际需要与居民群众对更高品质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实现有机融合。
在日常生活中,邻里纠纷、经济纠纷等各类矛盾屡见不鲜。如何将这些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前,维护好和谐邻里关系?这是基层治理面临的一大难题。
南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筑牢矛盾纠纷化解防线。通过成立非警务矛盾纠纷处置工作专班,把基层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同时,联动多部门成立全市首个由法庭直接管理的调解中心,促进纠纷有效调处,助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实质运转。
同时,南城采取“18+N”组网式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通过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把文明实践组织动员、引领教育群众的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城市发展的优势。
2024年,南城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敬老爱老、文化娱乐等活动1279场次,参与人数逾5万人……让文明的种子在群众身边生根发芽,为基层治理注入文明力量。
宏图社区引入定向音响系统让“劲舞团”变“静舞团”,成功化解噪音扰民难题;江南第一城小区的AI摄像头自动识别违停占用消防通道的车辆,物业第一时间赶至现场处理;石鼓打造全省首个镇村级“百千万工程”信息综合平台,通过“互联网+数字化+可视化”提升社区综合治理……
南城加快实施乡村治理数字化工程,强化“数字”赋能,开拓基层治理走向智能化、现代化的新路径,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注入磅礴动力。
增加文化生活新体验
如何在城市的快节奏中,让生活慢下来?在城市中心邂逅田园风光,体验“东篱下”的悠然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南城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谋划石鼓-水濂农文旅融合休闲带,盘活社区废旧土地,变废为宝,打造集农业生态展示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将军洲都市田园,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好去处。
约350万人次客流齐聚2024潮流南城·暑期嘉年华,拉动消费约25亿元;首次引进BIGGER艺术书展,吸引超4万人次参与……2024年,“潮流南城”系列嘉年华活动持续火爆出圈,文旅商融合激发城市消费新动能。
“走,一起去打卡!”结合“潮流南城”品牌打造,南城创新推出5条精品旅游路线,串联石鼓、水濂等典型村,推出潮流Citywalk南城游玩地图,丰富优质旅游资源供给,让市民“沉浸式”体验“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成效。
▲ “莞家福”水濂山登山活动
东莞庆祝中国体育彩票成立30周年徒步行、“百千万·莞一夏”、“医路同行 保障相随‘莞家福’水濂山登山活动”等一批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为南城塑造良好的“百千万工程”宣传氛围,凝聚“百千万工程”内生动力。
去年9月,“四季村晚”文艺村超秋季节目展演走进石鼓社区。舞台上,一个个极具群众性、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点亮乡村夜空;舞台下,“百千万工程”如火如荼,城乡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快,绘写着美丽城市与乡村的诗篇。
自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南城充分整合丰富文化资源,结合元宵、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打造多元文体活动场景,开展特色精品文化活动超1100场,让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丰富。
2025年,南城将持续以“头号力度”全面推动“百千万工程”,努力推动一幅幅“施工图”在南城大地上变成“实景画”,谱写南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高位谋划综合示范片区,规划水濂山云道,加快打造城乡融合、产城融合、科创+制造融合、生态+人文融合的集中展示区域,再造一张东莞新名片。
全力推进培育典型村,巩固石鼓社区建设成效,加强推广“石鼓经验”,大力支持水濂建设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推动蛤地构建市交通枢纽新城……聚焦“一社区一方案”建设,以点带面推动“百千万工程”全域发展。
持续改善人居交通环境,推动雨污分流改造,提升辖区水环境品质;打通断头路,深入实施停车秩序整治行动,持续打造“综合交通、品质交通”体系,推动乡村风貌加快蝶变。
构建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动石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持续开展“莞一夏”系列活动,呵护“一老一小”;依托云道、碧道、绿道串联水濂山、碧玉湖等景点,打造特色精品文旅品牌,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用好党群服务阵地,深化“五彩”行动党建品牌,持续实施新就业群体“四季有爱”活动,深入开展“先锋领航”行动;依托宏图“睦邻文化节”等品牌,多方引领,创新和谐邻里未来场景。
久久为功、见实见效。
在南城,城乡融合,不是简单的“乡村向城市靠拢”,而是因地制宜、找准特色,推动各种资源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推动乡村与城市同频共振、相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