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5000多公里山河,在广东援疆力量的推动下,一场关于爱与成长的故事正在上演。
5月7日至14日,由广东援疆驻三师工作队、兵团三师团委联合东莞团市委等多方精心策划的莞疆少年手拉手“三同”(同吃、同住、同学习)结对交流活动走进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成为推动文化润疆、教育援疆的生动实践,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跨越万里,共赴友谊之约
5月7日,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20名少年踏上前往广东省东莞市的旅程。他们的行囊里,装着亲手制作的新疆特色手工艺品、描绘家乡风光的手绘画作。这些礼物不仅承载着对远方伙伴的心意,更寄托着对此次交流的美好憧憬。“我要把天山的故事讲给东莞朋友听!”民族团结小使者组长阿斯耶木・卡地眼中闪烁着光芒。
历经长途奔波,当夜幕降临,孩子们抵达东莞。随行老师一路贴心相伴,从当地时差、天气变化到饮食习俗……老师细致入微的叮嘱,让孩子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在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校园里,校长柴松方带领师生们翘首以盼,即便已过休息时间,迎接的热情丝毫不减。结对的瞬间,莞疆少年的手紧紧相握,陌生感瞬间消融,欢声笑语在校园里回荡,开启了这场友谊之旅。
“三同”时光,共绘成长画卷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莞疆少年们的“三同”生活精彩纷呈,处处彰显着广东援疆的用心与成效。课堂上,他们并肩而坐,共同感受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魅力。无论是充满创意的科学实验,还是妙趣横生的文化赏析课,都让两地少年沉浸其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知识的海洋里携手前行。
校园活动中,两地少年更是深度融合
第十四届爱心助学暨校园文化创意作品义卖活动现场,他们齐心协力布置摊位,将新疆特色文创与东莞本土元素相结合,用义卖所得传递爱心,在奉献中加深情谊;
英语剧比赛舞台上,他们共同编写剧本、排练表演,用流利的英语诠释友谊与团结,绽放青春风采;
第十届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里,他们通过团队协作游戏、心灵分享会,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建立起深厚的信任。
拔河比赛中,莞疆少年喊着整齐的口号,劲往一处使;
接力赛场上,他们默契配合,为了共同的目标奋力奔跑。
每一次击掌、每一声呐喊,都凝聚着团结的力量,也让友谊在拼搏中不断升华。
周末时光,孩子们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同追溯历史,感悟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厚植家国情怀;踏入沉香文化博物馆,亲手体验手工制作,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文化浸润中增强民族认同感。
这些精心设计的活动,在广东援疆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开展,让两地少年在同学习、同生活中,逐渐打破文化隔阂,实现心灵相通。
即将结营,共唱团结新篇
5月14日晚,“石榴籽抱莞疆情 共筑青春友谊桥——莞疆少年手拉手‘三同’结对交流活动结营仪式”在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图书馆举行,莞疆少年齐聚一堂,用歌声与故事为此次交流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结营仪式上,一部记录着“三同”生活点点滴滴的精华短片,带领大家重温那些难忘的瞬间。
故事分享环节,两地少年以班级为单位,深情讲述一周来的成长趣事、收获感悟,让这份跨越千里的情谊再次温暖人心。互赠礼物环节,他们把承载着祝福与不舍的纪念品送给伙伴,让友谊长存。最后,莞疆少年共同唱响《爱我中华》,用嘹亮的歌声传递民族团结的坚定信念,为此次活动留下最动人的回响。
新疆学生阿依则姆古丽说:“我觉得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东莞是一座很有人情味的城市,我对很多东西都很新奇。我们有幸跟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柴校长一起共进晚餐,我也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我们手拉手,他们很热情地对待我们,还给我们送了礼物,我们也给他们送了礼物。”
新疆学生阿不都拉.努尔合麦提说:“跟大家初次见面的时候,我会有些羞涩,不过经过了一系列游戏和活动后,两地少年有了初步的认识,增进了我们的友谊,让我敞开了心扉。”
本次活动由中共东莞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东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共青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委员会、东莞市教育局、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教育局、广东援疆驻三师工作队联合主办。少先队东莞市工作委员会、少先队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委员会协办。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