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11441900007332075H/2023-00873
东莞市大朗镇人民政府
2023-07-25
重温篮球岁月:倾听上世纪50年代的大朗篮球故事
2023-07-25

重温篮球岁月:倾听上世纪50年代的大朗篮球故事

发布日期:2023-07-25  浏览次数:-


1~1.jpg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大朗就已经掀起了一场“篮球热”,几乎每个村、生产队都有自己的篮球队,那时篮球就成为了大朗人最热衷的乡土文化,大朗人将篮球运动融入人文血脉之中,发展壮大大朗篮球运动,全力打造“中国篮球名镇”,今天(7月25日),记者采访到曾担任过黄草朗篮球队教练、黄草朗小学退休老校长李耀秋,一起来听听上世纪大朗篮球的故事。

       眼前这位老人就是李耀秋,记者与他交谈时得知,李耀秋早在1955年便开始接触篮球,与篮球结下了缘分,这一打,就打到了76岁,近两年由于身体原因,不得已暂停了篮球运动,但每当有赛事,他仍会到场观看,对篮球的热爱,已深深刻入他的DNA中。

       黄草朗小学退休老校长、黄草朗篮球队前教练李耀秋:就是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爱好打篮球了,从那个时候,凡是体育课都和老师一起来打球,我觉得篮球这个运动很好,很适合,因此很爱好打篮球。我在1962年加入了大朗中学的学校篮球队,1965年加入常平中学的中学篮球队, 1965年毕业,就加入我们村的男子篮球队。

       早年,大朗的篮球场多为泥地,以木头做成的球架常需维修,不耐寒暑。一到雨天,球场满是泥泞,十分不便。从1984年开始,大朗陆续建成水泥球场,并安装上大电灯,“灯光球场”逐渐成为春节联赛的比赛用地。场地设施的完善加速了大朗篮球运动的普及,全镇每个村(社区)也逐步组建了篮球队,也发起大小赛事。每当逢年过节,大朗人总是打比赛,一场场篮球赛逐渐成为大朗人表达欢庆的一种方式,仿佛节日只是由头,打球才是“正经事”。

       黄草朗小学退休老校长、黄草朗篮球队前教练李耀秋:篮球这个活动很合适我们的群众运动,人多也可以,人少也可以,地方占用不多,所以这个运动很受群众的喜爱,那个时候各个村都有篮球场,都有篮球队,每逢过年过节,特别是国庆节和春节,都开展各村的篮球活动,群众都是纷纷去观看。

       村村有篮球场、篮球馆,天天有篮球赛,家家有篮球迷,从三岁孩童到八旬老人都热爱篮球,在大朗,在东莞,已经是平常事。随着经济发展提升,如今在大朗,从教练、球员、裁判,到青训,每一个细节的规划,大朗都十分注重,不断搭建各式各样的平台让他们成长,不断强化体系建设,打造拥有大朗特色的完整发展体系。大朗篮球越来越好、越来越猛的发展也赢得了李耀秋等老前辈们的赞赏。

       黄草朗小学退休老校长、黄草朗篮球队前教练李耀秋:我觉得大朗现在的篮球氛围非常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大朗从50年代就有篮球底蕴,篮球的风气比较好,所以到现在每个村都有室内的灯光球场,现在篮球比赛遇到雨天就不用暂停,可以继续比赛,对群众观看篮球比赛也比较有利。球员的技术如果真正从素质来比,比以前有一个飞跃,因为以前从高度上来说,一米七五算高的了,现在两米都不算高。技术方面现在跟以前比可以说有两个飞跃,不只是一个飞跃,是两个飞跃,根本不是那个档次。

       如今,成熟的机制、稳定的资金、长远的规划、完善的梯队这些都是大朗篮球能在东莞这片篮球热土茁壮成长的根源,在勇拼搏、不言败、奋争先的大朗篮球精神推动下“大朗篮球”这张城市名片越发闪亮,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也不断提升。

       本台记者勾茜、叶炜荣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