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常平海关查验货物低空往返运输应用场景首飞活动顺利举行,为后续的低空物流航线开通奠定坚实基础,将进一步丰富低空经济物流应用场景,推动高质量发展。黄埔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赵晓光,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邢文聚,市商务局局长张健良,常平镇党委书记吴润玲,常平海关关长陈斌,东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蔡国威,以及市发改局、沙田海关、东江口海关、常平镇有关部门(单位)、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当天18时07分,随着工作人员一声令下,一批出口连接器经过黄埔海关所属常平海关关员查验后,在常平国际快件中心无人机起降点跟随载货无人机腾空而起,30分钟后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随后被装入国际货运航班转运至越南。同时,一批重240克的进口二极管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下机后,通过载货无人机运送至常平国际快件中心起降点,经过常平海关关员实施目的地查验后,被进出口企业顺利签收。
“我们企业的货物具有高价值、小批量、多频次、时效要求高等特点,由于货物重量较轻,经常需要和其他企业货物拼柜,导致运抵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时间长达4至5小时。使用低空运输只要30分钟,非常便捷。”企业代表说。
据了解,常平海关监管的常平国际快件中心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直线距离为85公里,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直线距离为43.7公里,满足常见无人机航程在100公里以内的要情,具备“低空运输+干线运输”的地理优势。常平海关积极主动作为,大力整合辖区企业需求和资源,落实“关长送政策上门”“一企一策”机制,为企业“量身定制”相应航线。
陈斌在致辞中表示,发展低空经济,尤其是发展具有经济价值的实用性质的海关货物低空往返运输空中航线,能进一步满足东莞电子制造、医疗科技制造等产业集群对干线航空运输的旺盛需求,对于打造物流新通道、外贸降本增效、优化营商环境、降低行政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常平海关将持续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推动低空经济在海关监管领域深度运用,打通“舱门”到“厂门”的“最后一公里”,为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物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