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东莞市共建“4分钟社会救援圈”志愿者培训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完善东莞医疗志愿服务应急保障供给体系,提升全街道公共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近日,莞城街道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卫生健康局、团工委、社会工作事务中心、巡警大队联合开展莞城街道“4分钟社会救援圈”项目志愿者培训活动。
培训现场,专业导师史明磊通过理论授课、动作示范等教学形式,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基础知识、操作流程以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据了解,根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数据全国平均每天约有1500人因心脏骤停离世,其中80%发生在院前。心脏骤停后每延迟1分钟抢救,生存率下降 7%-10%,因此,“4分钟” 是抢救生命的黄金窗口。如果能在黄金4分钟内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正确使用AED施救就能显著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理论部分讲解结束后,学员们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的实操练习和考核,顺利通过培训考核的志愿者将取得东莞市医疗救护120指挥中心颁发的初级救护员证。
同时,为确保首批急救导师顺利持证上岗,莞城街道卫生健康局整合全街道医疗救护资源,为首批急救导师“一对一”结对专业医护人员,保证后续的急救志愿者裂变培训高质高效。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打造“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持续加强医疗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升公众的互救能力与水平,让公众参与到急救中来,节省救援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接下来,莞城街道将紧扣“导师裂变”这一重要举措,继续发挥组织优势,加强部门联动,全力推动急救培训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让急救知识成为全社会人人掌握的必备技能,营造“人人能救、人人会救、人人敢救”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黄金4分钟”防线,为辖区居民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