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ico
ico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      2024-03-20 14:18:00  来源: 政研室
【字体:

  镇人民政府镇长 黄荣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极具挑战、极为不易的一年。面对超预期的复杂严峻形势,全镇政府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以头号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开局起势,获评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选树培育镇村等6项单打冠军,寮步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增长、优服务,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工业经济筑底回升强化经济高质量运行监测调度,完善镇村部门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护根行动”、“百日攻坚”行动,落实市“稳工业15条”等系列稳经济政策,推出降低制造业成本、增强企业发展信心的配套措施,推动651家规上工业企业服务全覆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2.5亿元,为企业争取奖补资金4.4亿元。全年完成工业投资32.8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58.4亿元。会消费逐步向好。投入500万元滚动开展“乐购寮步”,举办香博会等促消费活动12场,发放消费券及购车补贴330多万元,直接拉动消费3.8亿元。全年实现社消零总额360.6亿元,总量全市排名第五。外贸外资持续发展。组织43家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加强保税物流企业服务,推动4家跨境电商企业纳入全市保增长范围,实现超75亿元进出口增量。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94.1亿元,总量全市排名第八。实际利用外资6.7亿元,总量排名全市第三。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开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链供需对接,引导中小企业开展银企对接,帮助企业获得授信融资超40亿元。有序推进“五经普”工作,获评全省基层统计“7个一”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全镇市场主体突破8.8万户,同比增长7.2%。在全镇上下、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回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全年实现GDP 395.6亿元,同比增长0.2%;各项税收94亿元,同比增长8.5%;在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中排名第37位。

  一年来,我们坚持强支柱、育新能,全力以赴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新产业新业态加速布局瞄准新型储能等新风口加速产业布局,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引进规上企业超20家,实现工业产值超90亿元。引进康晋储能、国电投等项目,打造综合智慧零碳电厂示范镇。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升格为省级产业园,全年总营收超28亿元,同比增长38%。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制定出台《寮步镇产业高质量发展及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寮步镇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设立4000万元专项资金引导产业创新发展。推动146家企业“小升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14家,数量排名全市第二;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6家,总数14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500家,连续获评东莞市创新强镇和健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先进镇。深入实施人才强镇战略积极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市级试点工作,创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设立优才服务区、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络岗,新增省级博士工作站5个,引进各类人才1060人,其中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2名,人才磁场效应不断增强。

  一年来,我们坚持提品质、育典型,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开局见效。突出典型引领构建完善镇级“1279”典型引领体系,制定九大行动方案,建立健全“财政支持+集体筹集+社会注入+群众参与”共投机制,全力保障“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寮步入选“百千万工程”首批省典型镇、横坑社区入选首批省典型村。锚定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典型镇目标,高起点编制典型镇、典型村建设规划,获评全市三个优秀镇之一。高标准推进总长23公里、覆盖21个村(社区)的“莞香飘溢”典型风貌带建设,打造“一带五环”特色亮点。深化绿美寮步生态建设完成森林抚育799亩,建成碧道4.3公里、“四小园”80个、“碧塘”33个,新增口袋公园2个,成功创建省森林城镇。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新建雨污分流管网116.8公里、立管改造170.9公里,竹园污水厂三期扩建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全镇河涌水质达标率75%以上,六项大气指标均达国家二级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社区)18个。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创新举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擂台赛,用好人居环境“五年五个亿”资金,完成23个人居环境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农房风貌整治提升,推进城中村改造,岭厦、浮竹山、刘屋巷被评选为全市“最美村(社区)”,缪边等4个村(社区)通过市特色精品村验收,石龙坑等18个村(社区)通过市级示范圩镇评估,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中获评优秀。集体经济提质发展。完善镇村统筹联动发展机制,引导村组以资金、土地等形式参与优质项目投资,促进集体经济多元发展。全镇村组集体总资产105.8亿元,同比增长11.8%;经营纯收入超12亿元,同比增长9%,村组两级股东分红6亿元,同比增长8%。

  一年来,我们坚持拓空间、抓项目,全力以赴提升城市产业承载力。高效整备盘活土地。扎实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合理划定三区三线,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公共基础设施布局。以篮球中心片区、香城现代化产业园区为主战场,统筹700亩连片土地,在东莞全球招商大会挂榜招商。盘活缪边等村(社区)8宗439亩存量用地资源,推动4宗重大产业项目地块完成挂牌出让,为近五年来盘活利用土地最多。全力推动26宗在库“工改工”项目,总用地面积2702亩。高品质园区载体加快落成万荣声学智造产业园等6个“专精特新”园区新增高品质产业空间超100万平方米,松湖智谷等5个新型工业园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52亿元,同比增长7.8%。项目落地提速增效。建立“项目长”制度和重大项目“小围合”制度,引进内外资项目108宗,协议总投资94.5亿元。推动市重大项目33个,其中建设项目22个、预备项目11个。新开工项目10个、投产项目5个,完成重大项目投资29.2亿元,完成率117%。山姆会员店项目提前封顶,预计今年内实现开业运营,毅豪电子、安达智能、瑞勤电子等3个重大产业项目摘牌动工。引进全市首个抖音沉香电商直播基地,助力莞香产业“触电”转型升级。

  一年来,我们坚持优服务、惠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全面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启动寮步外国语初级中学建设,寮步实验幼儿园建成启用,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公办中小学校扩班改造,新增优质公办学位2880个。基础教育市级名师以上高层次人才数量全市镇街第一,获评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成效突出实验区、省科普教育基地。擦亮国字号健康服务品牌。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国家卫生镇、全国健康区复审,寮步医院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合作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创建了国家级综合防治卒中中心,社卫中心获评国家级社区高血压管理示范中心和全省医疗系统先进集体。持续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兑现,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占比达八成。投入1000多万元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76个。完善“就莞用”公共就业服务和“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实现居家养老大配餐服务全覆盖,获评市儿童友好示范镇。完善社会救助机制,获评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全域开展停车设施普查,新增路外公共停车位1245个。平安寮步建设持续巩固。广大公安民警、义警、网格员、安全员奋战在工作第一线,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筑牢公共安全屏障。各类违法犯罪、电信诈骗警情数同比分别下降23.7%和10%。坚持强化源头治理,深入开展安全监管执法、危险化学品“打非治违”和道路交通、消防等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生产安全事故宗数和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83%和33%。完成首批37个“一网格一样板区域”创建,创建平安出租屋2740栋、平安住宅小区20个。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镇未发生意识形态安全事件,社会大局保持平安稳定。城市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推进文化强镇建设,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举办第十三届香博会、汽车文化节、潮流生态露营节等系列活动,擦亮“香市”、“车市”、“夜市”文化品牌。打造5个名师名家驻村工作室、12个“书寮”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西溪村入选第三批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文旅夜经济项目获评全市基层改革创新案例。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族宗教、统计调查、工青妇幼、国防动员、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人民信访、档案方志、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良平社区志愿服务队获评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扎实做好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浈江、对口援疆工作。推进寮浈共建厂房建设,招引签约项目82个。投入全面帮扶资金200万元,基础教育对口帮扶在全省教育帮扶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

  一年来,我们坚持转作风、提效能,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努力推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取得实效,以实际行动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践行“四下基层”要求,深化调查研究,形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百千万工程”政策体系、开展“护根行动”等22个调研成果,努力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的实绩实效。政务服务提档升级。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改革,打造莞家代办专区,成立社会投资类重大项目代办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推动5个重大项目提前开工。设置惠企政策兑现窗口,推动不动产综合窗口服务改革,将106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村(社区),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全年办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单2.8万宗,实现群众诉求24小时快速闭环响应。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化“四个一”综合执法改革,获评全市镇街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点。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落实重要经济合同、重大投资项目及农村“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法律审查。常态化开展助企“法治体检”活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廉政建设持续深化。坚持厉行节约,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支出同比减少25%。建立纪审联动机制,推进农村集体“一年一审”专项审计,开展省委巡视和市委巡察整改“回头看”,强化建章立制,建立完善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等规章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社会监督,人大建议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过去一年,我们攻坚克难、承压前行,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果。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是全镇上下奋发进取、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寮步现代化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致以诚挚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寮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在复杂严峻形势下更加凸显。一是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部分行业和外向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发展仍较困难,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二是产业结构还需持续优化,传统优势产业有待做优做强,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完成,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仍需提升,新兴产业还有待加力培育。三是城市综合环境品质、民生服务保障、安全生产、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仍有不少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离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一定的距离。四是政府系统作风建设仍需进一步提升,部分干部的改革思维、担当意识、能力素质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不匹配。这些问题,我们正持续推进解决,还要加大力度、善作善成,确保取得更大成效。


  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殷殷嘱托,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将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和镇委的部署要求,坚定信心决心,加力跑出加速度、拼出精气神、干出新精彩,努力将寮步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和镇委工作安排,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以“投资年”行动为突破,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寮步实践。

  具体要把握好三个重点:一是聚焦百千万工程将其作为推进寮步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强化镇村统筹,加速推进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绿美寮步、乡村振兴等工作,持续做强镇域经济,构建强镇兴村的生动格局。二是聚焦产业空间拓展。抢抓国土空间规划落地政策机遇,加快推进香城现代化产业园和市篮球中心片区建设,打造高品质连片产业空间,推进区域融合协调发展,大力招引优质人才团队、项目、资本和技术,再造一个新寮步。三是聚焦投资年行动。突出空间、项目、效率,全面掀起动工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重大项目建设热潮,展现寮步现代化建设的新作为。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4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进出口总额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长基本同步。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传统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两大主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强化区域品牌建设,支持食品、纺织服装、玩具等传统产业向健康休闲、品牌时尚、潮玩文创方向转型,做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本土企业和潮玩IP。支持企业改善生产环境,发展绿色制造,争创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开展工业技术改造“双增”行动,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8.7亿元。

  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壮大新一代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优势,支持本土企业加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核心供应链。推进高质量产业招商,聚焦新型储能、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链精准招商,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新型储能特色产业园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争创市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争创国家级园区。依托老虎云等平台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供应链体系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氢能源产业、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等培育产业生态,引导重点用能单位自建“光伏+储能”,加快聚润达和国电投等新能源服务项目建设。

  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实施未来产业专项行动计划,以产业应用需求为牵引,加大未来产业创新团队招引力度。瞄准下一代移动通信、算力网络、氢能、纳米材料、数字空间、人形机器人等前沿产业,完善产业链招商图谱。利用低成本空间,大力支持初创期创新企业发展,加快培育未来产业集群,抢占引领未来发展的新赛道。

  全力打造一流产业生态。深入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孕育行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和“小升规”企业培育行动,大力培育链主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5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5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小巨人”企业2家以上,加力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争创一批“数字领航”企业、“灯塔工厂”。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筑稳做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底盘。

  二、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典型镇寮步样板

  坚持高标准规划引领。完善寮步首批省典型镇、15个镇级典型村规划编制,逐步推动村级规划全覆盖。坚持镇村“一盘棋”协调联动,聚焦产业培育、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按照“小城市”标准,完善生活垃圾、公共停车、公共文化等基础设施布局,促进空间格局优化和城乡风貌提升。开展“百千万工程”擂台赛,加快推进“莞香飘溢”一带五环典型风貌带项目建设,完成香车长街环首开区建设,启动莞香雅市环、稻香村韵环建设,高位推进香城现代化产业园区、篮球中心片区、松山湖大道沿线规划建设,扎实推动由典型培育转向面上出彩。

  全域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坚持“拆、治、兴”并举,加快完成横坑、西溪等连片旧村活化改造,推进塘边、寮步社区2个城中村改造。强化城中村区域管控,规范农房报建审批手续,坚决遏制新增违建。抓好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加快推动农房风貌管控和平改坡、建筑立面改造等工作,“一村一策”持续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和城市“六乱”整治,新增90个“四小园”,选树300个“美丽庭院”示范户,创建美丽庭院建设示范镇,推动全镇29个村(社区)全面达到美丽宜居村建设标准。

  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选取横坑社区、上底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创先”“消薄”典型。创新横坑万荣声学智造产业园招商运营模式,打造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加力推动上底连片土地统筹整备、“工改工”等项目,打造后进村赶超样板。开展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行动,强化镇村合作,通过统租物业、联动招商等方式招引优质项目。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力争农村集体净资产突破90亿元,经营纯收入超12.6亿元,股东人均分红超1.1万元。

  持续促进对口帮扶协作。加强与铜仁印江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韶关浈江等工作,拓展产业对接、劳务协作、生态文旅、民生等领域协同合作。对口帮扶浈江方面,力争3年内引进产业项目20个以上,完成总投资超40亿元以上,浈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产值突破100亿元。

  三、大力实施“投资年”行动,努力扩大有效投资激发增长潜力

  推动工业投资提速增效。统筹做好“项目、土地、厂房”三库建设,建立健全“项目+空间+效率”衔接机制,加快26宗在库“工改工”项目建设,推动9个重大项目新开工,推动“工改工”拆除整备750亩,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投资43亿元,拉动城市更新投资36亿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镇村贯通、部门联动、点线面结合”,强化“一把手”带头招商,加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区域招商力度,形成全镇大招商工作格局。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组团式招商、以商引商,招引一批具有龙头引领、造血强链功能的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力争招引30亿元以上项目再突破。聚焦“五外联动”,出台支持外资外贸发展工作举措,推动实际利用外资量稳质升。

  抢抓基础设施投资。用好专项债支持政策,全面梳理和谋划推动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完成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中心项目建设。启动220千伏百业站、110千伏西溪站和富竹山站等电力设施建设。加快推进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三大工程”,启动不少于50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全年完成基建投资15.8亿元。

  强化投资要素保障。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清地行动”,完成香城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规划,用好专项启动资金“滚动式”开发。加快统筹整备土地720亩,启动安置厂房、人才公寓项目建设,打造产城一体的新型产业社区。推动9宗共292亩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推出挂榜招商产业用地380亩,高效盘活利用土地资源。

  积极培育消费增长点。整合香市、车市、夜市等文旅品牌资源,提升篮球中心、西溪古村等夜市街区,促进城市商圈建设提档升级,争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动山姆会员店及云上店建设,完善周边规划配套设施,打造食、购、游、潮消费新场景。持续加强产销对接服务,将“乐购寮步”与本地名优产品结合起来,开展线上线下联动,开拓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模式,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四、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强化湾区思维,主动加强与大湾区重点规划、重点项目、重要机制的对接,对标深圳先行示范区打造产业创新平台,开展产业供需对接活动,承接大湾区产业创新资源辐射,加强产业融入。加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与广州、深圳都市圈紧密对接,配合推进佛穗莞城际和莞深高速扩建工程,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提升镇内交通体系,构建顺畅高效的交通路网。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镇属企业改革,健全公司化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绩效激励和约束机制,提升镇属企业运营管理水平,深度参与市镇重大项目建设、城市更新、“百千万工程”等重点领域,推进更多镇村合作、村企合作项目落地。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对接市设立的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设立镇的资金池,推动镇村资金资源整合,跟投优质产业项目,拓宽村组集体资金投资渠道,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提供更加灵活安全的资金保障。

  加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持续开展企业“护根行动”,完善企业诉求“直达快办”闭环,提升对企服务的精准性实效性。实施新业态新行业包容审慎监管,建立“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工作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纾困力度,营造安商、护商、稳商“暖环境”。支持重点企业出海抢订单,组织参与“粤贸全球”计划等展会活动,加强与欧盟、东盟、“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鼓励二手车出口企业抢占出海赛道,打造商用二手车出口基地。

  持续加强创新赋能。积极主动与松山湖科学城共建产业创新共同体,建设一批产业中试平台、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和创新创业综合体,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基地。完善企业创新发展体系,推进产值亿元以上企业产学研合作全覆盖。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支持企业在核心专利、关键技术、自主品牌上创新发展,引领寮步制造品牌建设,以区域品牌带动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依托抖音莞香运营中心孵化电商企业,推广跨境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新模式。

  五、深入推进绿美寮步生态建设,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全域推进绿美寮步建设。开展“五边”“四旁”绿化美化,新增植树不少于5000棵,开展森林抚育168亩,巩固省级森林城镇建设成果。推进横坑、凫山、岭厦、刘屋巷、浮竹山5个绿美生态典型村建设,优化提升莞樟路、石大路、松山湖大道等主要交通干道、城市出入口等重点区域绿化美化水平。推动佛灵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整合下岭贝、岭厦、竹园等农用地资源,打造现代都市田园综合体。

  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持续加强水、大气、土壤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寒溪河、黄沙河约7公里碧道建设,新建雨污分流管网100公里,完成8个地块雨污分流工作。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完善防止水体返黑返臭长效机制。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移动源、扬尘污染治理,加强建筑垃圾全过程监控、工业固废全链条收运处置,防止“散乱污”企业反弹,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全面推进能耗“双控”,加快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大力推广工商业储能,提高绿电消费比例,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加强资源节约集约与循环利用,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提升打造香市路等3条慢行交通品质提升示范街道,消除“高低差”路口,方便群众绿色出行。全力建设“无废城市”,推动80%以上村(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引导形成低碳生活新时尚。

  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完成两所公办中学建设工作,新增公办学位3000个,打造市第一批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镇。实施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五年提升行动,加快启动寮步医院新院建设,实施社卫中心医疗联合体项目,推动70家以上企业配备健康副厂长。落实生育配套支持政策,推动新生儿医保“应保尽保”,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创建普惠性托育机构1所,争创省儿童友好示范镇。持续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至少一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示范点。

  织密基本民生保障网。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展产业工人技能培训,提高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能力。开展“莞薪无忧”专项行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实施“双百工程”,争创省“双百工程”社会工作服务站标杆。打造井巷村“民生大莞家”综合服务示范点。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动态监测、精准帮扶、协同救助,坚决防止冲击社会底线事件发生。

  破解停车难”“堵车烦问题。强化交通综合整治,增加停车设施资源供给,促进停车资源共享利用,充分利用桥下空间、社区零散用地新增公共停车设施,新增不少于3500个停车位,从源头解决停车难问题。实施道路交通综合整治五年行动,严格管控道路机动车乱停乱放,开展11.3公里主干道的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新建改造22.6公里非机动车道,完成不少于3个拥堵点治理。规范住宅小区周边临时停车秩序,打造5个停车规范管理典型村(社区)。

  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镇。健全高品质文化供给,推进香市文化艺术中心、城市阅读驿站、“书寮”等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持续开展莞香文化艺术节、“粤韵香市”等系列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规范化建设,实施企业员工和出租屋“两个文明共享计划”。做好寮步豆酱、面豉、石步羊肉制作技艺、潮绣等非遗项目的传承推广。整合莞香文化资源,推动香市复兴,创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推动西溪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激活文旅融合发展新引擎。

  持续深化平安寮步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从源头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提升公共安全治理能力,构建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深化“全民反诈”工作格局,强力打击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推进耕地整备600亩、恢复耕地130亩,完成77.9亩高标准农田补建任务。持续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和食品药品安全,完成13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加快建成镇社会治理协同共治创新中心,深化“大调解”联动机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推进网格化管理规范化智能化,提升市域社会现代化治理能力。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我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按照可感知、可落实、可支撑、可实施要求,广泛听取社会公众、人大代表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形成12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在本次大会票决具体项目后,我们将全力推动落地落实,切实解决群众最期盼、最迫切的民生需求。

  七、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实干担当的新作为

  坚决铸牢对党忠诚。坚持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健全完善抓落实的全链条闭环机制,确保上级和镇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寮步见行见效。聚焦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大主题,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强化正面宣传,弘扬爱党爱国精神,唱响寮步经济光明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确保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深入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全面深化政务公开,规范权力运行,不断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管理制度,深化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全面推动“八五”普法。依法依规做好“五经普”工作,摸清摸准寮步经济家底。

  强化实干型政府建设。始终树牢为民办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树立真抓实干的良好工作导向。常态化建立重点项目推进清单,完善“项目化+专班化”运作,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政务大厅审前服务区建设,提供“一个标准、一套流程、一次说清”办事体验。聚焦“事要解决”,进一步优化12345政务服务热线群众诉求办理机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效能全面提升。落实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营造敢于担当、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深化廉洁政府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完善“纪巡审”贯通协同机制,加强对集体资产、土地出让、工程招投标、城中村改造、财政资金使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监管,健全巡察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切实防范廉政风险。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坚决防范“新形象工程”,“三公”经费支出再压减7%以上,切实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更好地节用裕民。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梦想,奋斗开创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委的坚强领导下,与全镇人民一道,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真抓实干,不断开创新时代寮步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名词解释:

  “百千万工程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五经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业绩良好、发展潜力和培育价值处于成长初期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明显的中小企业,通过培育成为行业中或本区域的巨人。

  镇级1279典型引领体系:选取市篮球中心及周边区域打造综合典型区,横坑、上底分别培育“创先、消薄”典型村,富竹山、凫山等13个村(社区)打造7类典型标杆,实施镇村规划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等9大行动。

  一带五环:总长23公里、覆盖21个村(社区)的“莞香飘溢”典型风貌带,串联稻香村韵环、香车长街环、篮球客厅环、莞香雅市环、佛岭山水环。

  “四小园因地制宜利用闲置地、边角地、插花地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

  “四个一综合执法改革一个平台管指挥、一套机制管运行、一张权责清单、一张网络管执法。

  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一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一条美丽示范主街、一片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一处美丽圩镇客厅、一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一条美丽河道、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

  城市六乱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拉乱挂、乱贴乱写乱画、乱扔乱吐。

  “五外联动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

  能耗双控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能耗强度控制。

  “五边”“四旁”: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村旁、路旁、水旁、宅旁。

  “无废城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健康副厂长:由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的医务人员兼职担任副厂长,为企业员工提供健康服务。

  “双百工程社会工作服务站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

  “民生大莞家通过进一步健全民生诉求收集、处理、反馈机制,切实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小急难问题。




附件:

相关附件
媒体报道
音频视频
文件
部门解读
图解类
新闻发布会
访谈
其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