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ico
ico
巧妇善为有米之炊 巧手制作过年美味
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      2023-02-08 15:33:38  来源: 本网
【字体:

  春节前夕,市民办年货,煎堆、油角、蛋散、糖环……这些东莞地道小吃几乎家家必备,它不仅是走亲访友的礼品,也表达了“家肥屋润”的美好愿景。相比于去超市购买成袋打好包装的精美礼盒,万江人更热衷于光顾街头巷尾的“老字号”食肆,长年的“帮衬”更是对店家手艺的肯定,让热气腾腾的年味里多了份人情味。穿梭在万江的大街小巷,不时闻到“开油镬”的油香味,寻着香气,不难发现那些至今还在做着春节传统小吃的手艺人。

  工具磨出岁月痕迹

  在万江习俗里,当年谁家添男丁,年前就要做糖环、碌堆,赠送亲朋好友,传送祝福。在大汾社区,梁笑珍与丈夫赖景球正忙碌着做糖环、碌堆。妻子负责案上手工操作,丈夫负责烧火掌锅,整个过程衔接有序。

  珍姨有一双巧手,在大汾农贸市场经营早餐店有26个年头,用心经营每一份味道,顾客们长年“帮衬”。珍姨最出名的传统小吃数碌堆、糖环,还远销常平、增城等地。

  每天凌晨4点多,她起床做早餐,一直忙碌到下午6点左右,才有时间做传统小吃,“一年到头,最忙碌的时间数腊月初,亲朋好友都开始订购年货,做传统小吃过程繁琐、时间较长,经常忙到深夜12点。”

  珍姨做糖环,动作麻利。只见面团在她手中一揉一切一敲,成型的糖环脱落成花,静待油锅翻腾。珍姨介绍,揉面时土办法用米酒瓶子代替擀面杖,瓶身前瘦后肥,运用起来好使劲。从“粉”到“环”的过程为“批印”,手中的糖环印跟随珍姨近十个年头,从开始做传统小吃她就一直用这些器具,整个厨房的环境充满了岁月的痕迹。

  “年晚煎堆,人有我有”。除了糖环外,碌堆也是珍姨的拿手小吃。珍姨介绍,碌堆的用料很简单,一些糯米粉,一点糖,再稍加些许芝麻,便能够油炸出松脆香甜的美味。糖环的外形,由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寓意团团圆圆。圆滚滚的碌堆,金灿灿的煎堆,寓意美满团圆、事业兴旺。

  在门口油炸的球叔则显得游刃有余。在热气腾腾的油锅里放入糖环、碌堆,油锅咕噜咕噜地唱起了“歌”,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香气在屋内外弥漫。这时候,球叔拿起漏勺轻轻捞起糖环、碌堆,沥干热油,便可以开吃了。

  新鲜出炉的糖环除了色泽金黄诱人外,它的口感还酥脆可口,一口咬下去,“喀嚓”一声便散落开,连吃几片都停不下来。村民冯女士特地前来选购,浅尝一口碌堆,为油锅上渐浓的年味“点赞”,“过年走亲戚朋友时,都会带上糖环这些应节食品,嘴馋的小孩总忍不住手抓一把,边吃边玩,好热闹。”

  有一种莞式年糕叫“鱼笼”

  “鱼笼”是莞式年糕,是东莞特色的贺岁食品,寓意“步步高升”“年年有余”“鱼跃龙门”,不少东莞人会在节前到市场选购。在新和社区,有的“巧妇”会趁着好天气,在自家门前做“鱼笼”,享受这份独有的年味。

  “鱼笼”的口感十分劲道,味道分甜、咸两种。今年74岁的李婉平,每年都会做“鱼笼”,除了自己吃还会送给亲戚朋友,共庆新春。

  虽然现在自己动手做“鱼笼”的人少了很多,但平姨觉得自己做的才有意义,用料更放心。她介绍,她十几岁时便会做“鱼笼”,过程很简单:把融好的红糖浆加上糯米粉调和成团,经过搓粉之后,就可以做成美味的“鱼笼”。

  做“鱼笼”最讲究的是“缠”,即边揉粉边搅拌的步骤。平姨笑称,缠“鱼笼”是个体力活,糯米粉在搅拌过程中非常黏稠,需要连续搅拌十几分钟。味道是否均匀,多半取决于搓粉。搅拌完成后,需要静置一段时间,再倒入铺好柊叶的竹笼里蒸熟。平姨说,整个蒸熟过程长达8小时,经常从白天忙活到天黑。待“鱼笼”蒸好后,即可直接享用了。

  对于东莞人来说,“鱼笼”既是一种传统风味小吃,在民俗文化里,它也是一款久放的供奉品;而在节日文化里,它还是一款喜庆的小礼品,是小时候流连在嘴边的年味。

  姐妹花做“炸金花”

  年味到,大街小巷无不散发着炸制年食的香味,让人有过“闻”不忘的魅力。住在上甲社区的谢秀媚,会在家中精心做一种春节小吃——“炸金花”。

  “炸金花”又称炸炖环,由面粉、鸡蛋、白砂糖三种原料做成。每年临近春节,媚姨和姐妹谢银敬便忙着“捯饬”面糊,利用简易工具,将原材料拌成面糊,再将面糊沾在模具上,放进热油内将其炸熟,成品类似大圆花瓣,吃起来薄而脆。

  在东莞,会做这款小吃的人不多了,对于媚姨而言,却有一段童年故事。她是土生土长的滘联人,小时候村里有一户人家有做“炸金花”的模具,每到做“炸金花”的时候,锅边总是热闹地围着一群闻香而来的孩童,这户人家会将做好的“炸金花”请村民品尝。大家品尝后赞不绝口,这项手艺一传十,十传百,到后来每年春节前夕,家家户户便向这户人家借用模具,引发了全村做“炸金花”的热潮。

  “模具太少,大家都要排队借用。再后来,我出嫁了,也就没做这个小吃了。直到前几年,我女儿找人做了模具,我才‘重操旧业’做起了‘炸金花’。”媚姨表示,“炸金花”的外形酷似大圆花瓣,与糖环外形相近,但制作流程截然不同,而且只有北风起才能做“炸金花”。

  “炸金花”要热油焖炸,随着“嗞嗞”油炸声,在锅里翻滚几下,换上一身金灿灿、油亮亮的外衣,只需要几秒钟时间,即可出锅。把做好的“炸金花”放进密封袋保存,一个月都不变质。

  “‘炸金花’很讲究火候、凉置和储存,环环相扣,不容出现差错。一定要热油下锅,出锅后借北风将其凉置,因此需要两两搭配,才能做出最佳口感的‘炸金花’。”媚姨分享着制作技巧。

  媚姨表示,“炸金花”真材实料,一斤面粉,需要搭配6个鸡蛋,再通过人手搅拌,纯手工操作。尽管时常做到深夜1点,手很累,但媚姨乐此不疲。

  “炸金花”口味独特,吃起来酥脆可口,甜而不腻,散发着浓浓的蛋香味,圆圆碌碌的外形寓意团圆多福,所以每年不少街坊都会光顾媚姨,买上几包“炸金花”作为年货赠送亲戚朋友,以此祝愿彼此新的一年团团圆圆。




附件:

相关附件
媒体报道
音频视频
文件
部门解读
图解类
新闻发布会
访谈
其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