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行政裁量权基准
一、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
注:本基准除特别注明外,所称“以下”“以上”均包含本数。
二、行政给付细化量化规定
(一)退役士兵待安排工作期间生活费的给付
1. 行为类型:行政给付。
2. 基本编码:440591002000
3. 法律依据:
《退役士兵安置条例》
第三十五条:“退役士兵待安排工作期间,安置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水平的标准,按月发给生活补助费。”
《关于进一步加强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退役军人部发〔2018〕27号)
退役士兵待安排工作期间,安置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上年度最低工资标准逐月发放生活补助。
4. 给付条件:
安置地为广东省的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
5. 办理程序:
(1)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应依照其服役部队规定的手续及时间内到安置地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报到,并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及银行账号的原件、复印件材料;
(2)安置地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查
(3)审查通过后,将资金发放至安排工作退役士兵所提供的个人银行账户。
6. 办理时限:
由安置地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逐月发放。
7. 申请材料:
(1)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本人银行卡及开户信息(开户行、户名等)。
8. 给付数额:
按照安置地上年度最低工资标准。
9. 实施主体:
安置地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
(二)1至4级分散供养残疾士兵购(建)房经费的给付
1. 行为类型:行政给付。
2. 基本编码:440591003000
3. 法律依据:
《退役士兵安置条例》
第四十二条:“被评定为1级至4级残疾等级的义务兵和初级士官退出现役的,由国家供养终身。
国家供养的残疾退役士兵,其生活、住房、医疗等保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国家供养分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分散供养的残疾退役士兵购(建)房所需经费的标准,按照安置地县(市)经济适用住房平均价格和6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确定;没有经济适用住房的地区按照普通商品住房价格确定。购(建)房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解决。购(建)房屋产权归分散供养的残疾退役士兵所有。分散供养的残疾退役士兵自行解决住房的,按照上述标准将购(建)房费用发给本人。”
4. 给付条件:
安置地为广东省的1级至4级残疾等级的分散供养的残疾退役士兵。
5. 办理程序:
(1)分散供养退役士兵持部队规定的手续到安置地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报到,并提供个人银行账号信息;
(2)将资金发放至分散供养退役士兵所提供的个人银行账户。
6. 办理时限:
未设时限。
7. 申请材料:
(1)本人银行卡及开户信息(开户行、户名等);
(2)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本人退伍证原件及复印件。
8. 给付数额:
按照安置地县(市)经济适用住房平均价格和6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确定;没有经济适用住房的地区按照普通商品住房平均价格确定。中央财政支付20万元/人,省财政支付5万元/人,不足部分由当地财政解决。
9. 实施主体:
安置地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
(三)烈士褒扬金的给付
1. 行为类型:行政给付。
2. 基本编码:440591011002
3. 法律依据:
《烈士褒扬条例》
第十四条:“国家建立烈士褒扬金制度。烈士褒扬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战时,参战牺牲的烈士褒扬金标准可以适当提高。
烈士褒扬金由领取烈士证书的烈士遗属户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给烈士的父母或者抚养人、配偶、子女;没有父母或者抚养人、配偶、子女的,发给烈士未满18周岁的兄弟姐妹和已满18周岁但无生活来源且由烈士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第十二条:“现役军人死亡被批准为烈士的,依照《烈士褒扬条例》的规定发给烈士遗属烈士褒扬金。”
4. 给付条件:
须在2011年8月1日,即《烈士褒扬条例》实施后牺牲,且被评定为烈士的。
5. 办理程序:
(1)由领取《烈士光荣证》的烈士遗属向其户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提供相关资料;
(2)烈士遗属户口所在地县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审核;
(3)烈士遗属户口所在地县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放。
6. 办理时限:
自颁发《烈士光荣证》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发放。
7. 申请材料:
(1)《烈士光荣证》原件及复印件;
(2)申请人与烈士亲属关系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3)若存在多个烈士遗属,需另外提供对烈士褒扬金的分配协议原件及复印件;
(4)领取烈士褒扬金遗属的银行卡及开户信息(开户行、户名等)。
8. 给付数额:
烈士褒扬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
9. 实施主体:
烈士遗属户口所在地县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