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下发《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五心”工作方案》,从思想引领、就业创业、帮扶解困、权益维护、社会尊崇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打造“退役返乡欢心、就业创业省心、纾困解难贴心、多维保障舒心、社会尊崇暖心”的全过程退役服务管理“五心”品牌。
欢迎仪式+一站式服务=退役返乡欢心
市、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动与市军分区、镇武装部展开联动,尽早掌握退役士兵返乡信息,提前在公共场所设置欢迎横幅和欢迎标语,并组建返乡欢迎团,举行返乡集中欢迎仪式,组织召开欢迎座谈会,开展返乡走访慰问等活动,广泛开展系列活动宣传报道,大力营造光荣返乡的尊崇氛围。同时,各级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注重树立“家人”“亲人”的良好形象,全面开展退役军人返乡报到、建档立卡等“一站式”“窗口式”综合服务,做到办理程序、办理依据、办理时限、办理结果“四公开”,政策流程、人员身份、岗位职责、服务承诺“四亮明”,以快捷高效、热情周到的服务让退役军人欢心返乡。
阳光安置+针对性培训=就业创业省心
在坚持推行考试考核、双向选择、指令性分配、“直通车”安置等安置方式的基础上,落实公开公平公正要求,完善推进退役安置与服役贡献相匹配的“阳光安置”机制,将服役贡献分、考试考核分和安置岗位情况全部挂网公示,让转业待安置退役军人阳光选岗、透明安置,省心省力不折腾。同时,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台账制度,每月核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现状与服务需求信息,大力提升退役军人全员适应性培训、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并通过“推荐+自主选择”“专场招聘+定向招录”“创业大赛+政策支持”等方式,帮助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创业需求的精确匹配对接,在退役返乡后的“第二战场”上安心发展、再立新功。
帮扶解困+常态化联系=纾困解难贴心
建立健全困难退役军人联系帮扶机制,各级服务中心(站)建立退役军人“一人一档”,按照“全体行动、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维落实”原则,每季度至少联系一次、每年至少走访一次,通过常态化联系动态掌握辖区内退役军人的家庭和生活情况,尤其是身患重疾、家庭贫困和遇有变故等退役军人的帮扶需求,及时精准开展帮扶解困服务保障工作。同时,持续开展“大走访”、党员结对帮扶、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情暖老兵”公益行动、应急救助资金申报等多元帮扶系列活动,把退役军人当家人、把退役军人来信当家书、把退役军人的事当家事,真心实意、全力以赴的帮助退役军人纾困解难,让广大退役军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家人”的贴心。
权益维护+政策性保障=多维保障舒心
构建完善退役军人政策落实和权益保障工作推进机制,精准梳理各类退役军人群体利益诉求,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用心用情维护合法权益、用心用力落实保障政策。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设立法律咨询窗口和心理咨询室,形成覆盖全市退役人员的权益保障服务“一张网”,加强退役军人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法律服务和思想疏导、政策解释、心理咨询等人文关怀,做到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解释到位、生活困难帮扶到位,推动解决退役军人思想和心理上的堵点、痛点,从源头化解矛盾问题,让退役军人真正感到舒心顺心。
思想引领+激励型优待=社会尊崇暖心
加强退役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加大褒扬激励力度,统筹推进选树宣传、尊崇优待、荣誉展陈等工作,大力讲好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工作者“两个故事”,全方位构筑尊崇军人职业的社会文化;加强思想引领,强化退役军人荣誉责任,激发退役军人奋斗热情,使广大退役军人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展现良好形象,彰显自身价值,赢得社会尊重;不断健全激励型优先优待体系,推动东莞市128项目录清单优待项目落实落地,营造全社会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让广大退役军人在优先优待、社会尊崇中感到自豪与暖心。
下步,东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对照《“五心”工作方案》的5方面23项工作内容,持续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努力打造党委政府认可、退役军人信赖、服务功能清晰、服务质量高效的退役军人“五心之家”,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荣誉感更加提升。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