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ico
ico
寓教于乐赋能儿童成长多元共建安全防护体系
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      2025-11-12 17:23:45  来源: 本网
【字体:

  “安全伴童行”儿童安全教育服务项目获得2025年东莞市社会组织发展扶持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自启动以来,儿童安全教育服务项目始终秉持“寓教于乐、赋能成长、共建共享”的理念,紧密围绕防溺水、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法治教育、防范欺凌等多元主题,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创新的活动,扎实推动儿童安全素养提升,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一、多元活动筑牢安全防线,知行合一提升核心能力

  项目中期阶段,成功开展了覆盖多领域、多场景的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注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意识提升的有机结合。

  聚焦高频风险,强化实操技能:针对易发的溺水、火灾、交通等安全事故,项目联合石排公园游泳馆、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石排大队、东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石排大队等专业力量,开展了“以练筑防 智护平安”消防安全体验式学习、“防溺‘童’行·守护安全”防溺水技能体验等活动。通过灭火器使用、火场逃生、隐患识别、利用身边物品救援等沉浸式实操演练,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掌握关键的自救互救技能,有效提升了应对突发危险的应急能力。

  普及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我是法治小卫士”安全小课堂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认知为核心,结合法治知识闯关、安全情景模拟等趣味环节,引导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庄严宣誓争做知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好少年,夯实了社区法治基础。

  延伸安全触角,守护日常点滴: 通过“食”刻安全与我“童”行食品安全科普活动,以生动讲解与互动,提升了儿童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交通文明我先行”儿童议事活动则创新形式,让孩子们化身“小小交通指挥官”,在深入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后,为社区交通治理建言献策,初步展现了儿童参与社区事务的潜力。

  二、创新方法激发参与热情,寓教于乐促进深度内化

  项目始终坚持“寓教于乐”的服务方式,综合运用安全教育课堂、实境模拟演练、趣味游戏、案例剖析、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可操作、可体验的具体内容。这种沉浸式、互动性强的学习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儿童的参与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在自我探索与独立思考中,将安全知识内化为风险感知能力、风险判断力以及切实的安全技能。

  三、初步搭建参与平台,奠定儿童赋能基础

  项目中期,已开始着手搭建儿童参与和发声的平台。通过“交通文明我先行”儿童议事活动,成功引入了“一米”议事平台的理念雏形,让参与者就社区交通安全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这标志着项目在推动儿童由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向社区安全治理的参与者、建言者转变方面,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为后续深化儿童参与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联动多方资源,形成安全教育合力

  项目积极联动多村村委会、石排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石排大队、东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石排大队、石排晴朗心灵关爱服务中心、东莞市石排先锋号职工服务中心、广东共潮文化有限公司、太和社区“邻里汇”党群服务站、接送站等多方社会资源,形成了跨部门、多专业协同推进儿童安全教育的良好局面,有效扩大了服务的覆盖面和专业度,增强了项目的影响力和可持续性。

  中期展望

  截至目前,项目已按计划成功实施了多项核心安全教育内容,有效提升了参与儿童的安全意识与技能,获得了家长和社区的高度认可。下一阶段,项目将重点推动“培育儿童志愿者,搭建儿童志愿推广宣传安全知识服务”这一核心环节的落地实施,引导已完成知识技能学习的儿童,逐步向安全知识的传播者、社区安全的倡导者角色转变,进一步深化儿童在社区治理中的桥梁和示范作用,影响家庭,带动社区,共同营造更加安全、友好的儿童成长环境。

  我们期待,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能有更多的儿童加入“安全伴童行”的大家庭,在学习、体验、参与、贡献中实现自我成长,共同为构建平安、和谐的社区贡献力量!




附件:

相关附件
媒体报道
音频视频
文件
部门解读
图解类
新闻发布会
访谈
其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