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ico
ico
哥伦比亚为何进入紧急状态,中企应有哪些风险应对?
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      2025-01-27 11:05:05  来源: 本网
【字体:

【编者按】当地时间1月20日,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国家进入内部问题和经济紧急状态,以应对北部不断升级的武装冲突及由此引发的人道主义灾难。分析指,哥政府宣布紧急状态旨在迅速平息冲突事态,目前冲突暂时还未蔓延,但哥政府能否尽快控制局势仍面临一定挑战。本文旨在解析哥伦比亚为何进入紧急状态,同时指导驻哥中企和在外人员在岁末年初特殊时期如何做好风险应对。

一、解析当前关键风险态势与原因
(一)关键风险态势
2025年1月,哥伦比亚局部地区的安全形势极为严峻,武装冲突成为关键风险事件。自当地时间1月16日起,哥伦比亚北部与委内瑞拉接壤的北桑坦德省卡塔通博地区(Catatumbo),“哥伦比亚民族解放组织”(ELN)与“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FARC)的分支组织爆发激烈武装冲突,冲突集中在卡塔通博地区的埃尔塔拉、特奥拉马、蒂布和孔本西翁等城市。据媒体报道,冲突已造成超过100人死亡,超过5000名居民被迫转移,给当地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带来极大破坏。
面对此次不断升级的局部武装冲突,哥伦比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宣布紧急状态
当地时间1月20日,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宣布国家进入内部问题和经济紧急状态。这一举措允许行政部门在三个月内不经国会批准通过部分立法,旨在集中力量应对武装冲突,增强政府在紧急情况下的决策和行动能力,调配更多资源投入到冲突应对中。不过该措施在总统及其内阁签署法令后生效,且可能被哥伦比亚宪法法院宣布无效。
2.暂停和平谈判
当地时间1月17日,哥伦比亚政府和平代表团宣布暂停与“哥伦比亚民族解放组织”的和平谈判进程。此前的和平谈判旨在通过对话解决冲突,但此次冲突的爆发使政府认为在当前局势下谈判无法推进,暂停谈判以表明政府对武装冲突的强硬态度,也为后续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等其他应对手段做铺垫。
3.成立安全委员会并派遣人员物资
当地时间1月18日,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抵达卡塔通博地区,成立安全委员会评估情况并制定控制战略。1月19日,哥伦比亚国防部长贝拉斯克斯前往北桑坦德省库库塔市稳定局势、保护平民,政府已向该地派遣两架飞机,运输近40吨救援物资,以保障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稳定当地局势。
(二)激烈冲突原因
“哥伦比亚民族解放组织”(ELN)与“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FARC)分支近期发生激烈冲突的总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利益争夺
哥伦比亚是全球重要的毒品生产和转运地之一,卡塔通博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在美洲中部地区的毒品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哥伦比亚民族解放组织”和“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分支都想控制该地区的毒品生产、运输线路以及相关收益,这种经济利益的激烈争夺成为双方冲突的重要导火索。
2.地盘竞争
除因毒品利益导致的相关地盘争夺,“哥伦比亚民族解放组织”和“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分支在双方人员招募、影响力拓展等方面也存在竞争关系。都希望在当地扩大自己的控制区域和势力范围,获取更多资源和支持,从而引发武装斗争激化。
3.理念分歧
2016年“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与哥伦比亚中央政府签署和平协议并转型为政党后,其内部部分成员不认同这种转型,继续以武装组织形式活动。而反政府武装“哥伦比亚民族解放组织”于1964年成立,据信有数千名成员,被美国和欧盟列为恐怖组织,主要在哥境内太平洋沿岸地区以及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接壤的边境地区从事毒品走私等犯罪活动。佩特罗2022年8月上台执政以来积极推动政府与该组织重启和谈,并一度达成短期停火协议。哥政府2025年1月17日因该组织发动袭击行动,宣布再次暂停与其进行和平谈判。
国际危机组织哥伦比亚问题高级研究员伊丽莎白·迪金森对当前冲突的爆发规模和前景走向表示担忧。她认为,此次冲突升级速度快,哥伦比亚政府想要控制局势面临不小挑战。
(三)使馆领保提醒
2025年1月22日,中国驻哥伦比亚使馆发布提醒,鉴于哥伦比亚北桑坦德省卡塔通博地区武装冲突严重升级,公共秩序形势严峻,提醒在哥中国公民不要前往上述危险地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持续关注当地安全形势,加强日常安全防范措施。如遇紧急情况,可拨打哥伦比亚报警电话123,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电话(24小时):+86-10-12308或+86-10-65612308,以及驻哥伦比亚使馆领事保护应急电话:+57-3176370920寻求协助。
二、掌握哥高风险地区与邻国风险因素
(一)哥伦比亚高风险地区
根据中国外交部领事司2022年7月21日发布的“谨慎前往”领事提醒,哥伦比亚现有17个省属于橙色(高风险)地区。哥伦比亚橙色(高风险)地区名单为,阿劳卡省、桑坦德省、博亚卡省、梅塔省、托利马省、乌伊拉省、里萨拉尔达省、安蒂奥基亚省、瓜希拉省、纳里尼奥省、塞萨尔省、马格达莱娜省、苏克雷省、乔科省、玻利瓦尔省、考卡山谷省、卡克塔省等17个省。
2024年至今,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旅游景区周边以及与厄瓜多尔、巴拿马等国边境交界地区多次发生中国公民遭遇暴力盗抢等恶性治安事件,当事人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蒙受重大经济损失。
(二)哥伦比亚与邻国间的风险因素
2024年至今,拉丁美洲的巴拿马、委内瑞拉、厄瓜多尔与秘鲁四国,与哥伦比亚在不同程度上面临双边紧张态势等风险事件。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边境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还对周边国家的关系产生相关影响。
1.巴拿马
巴拿马政府当前考虑在与哥伦比亚接壤的丛林地区增设检查站,总统何塞·劳尔·穆利诺·金特罗(José Raúl Mulino Quintero)认为,关闭陆上“达连隘口”(Darien Gap)可防止巴拿马成为移民过境国。每年数十万的移民中,除哥伦比亚移民外,还包括来自厄瓜多尔和印度等其它国家的移民。自2024年7月上任以来,穆利诺总统承诺遏制非法移民,其政府迅速与美国签署协议,打击通过达连隘口的移民潮。根据该协议,美国同意“承担”遣返非法进入巴拿马的移民的费用。
穆利诺采取相应的强硬措施,包括部署军队和安装铁丝网围栏,以使移民在野外单列行进,这样更容易被追踪。这一举措虽未引发巴哥两国直接冲突,但反映出巴哥两国在边境管理理念上可能存在差异,或为未来双边关系带来潜在紧张因素。
2.委内瑞拉
2025年1月10 日,委内瑞拉因总统就职典礼的安全措施等内部原因,关闭与哥伦比亚陆路边境及领空72小时,哥伦比亚外交部则重申哥方一侧边境保持开放。
此前两国在边境管控、非法活动打击等方面可能存在沟通不畅或不同意见,此次边境关闭加剧了双边关系的紧张氛围。
3.厄瓜多尔
2024年1月10日,哥伦比亚考虑到厄瓜多尔国内严峻的安全形势,向两国边境地区派驻约180名士兵,强化安保措施。这一行动表明两国边境局势因厄瓜多尔国内状况而趋于紧张,双方在边境管控上都保持高度警惕。
4.秘鲁
2024年10月以来,秘鲁与哥伦比亚边境未存在明显紧张态势、局部武装冲突和可能诱发社会安全风险的突发事件。但该边境地区地理环境复杂,部分区域为亚马逊雨林,可能存在非法伐木、偷猎以及毒品种植和运输等潜在安全隐患,影响边境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三、关于驻哥中企与在外人员的风险对策建议
1.关注使领馆提示
当前,中国驻哥伦比亚使领馆会依据当地安全形势及时发布安全提示。中资企业和在外人员应高度关注,通过订阅使领馆通知、关注官方社交媒体账号等方式,确保第一时间获取最新安全信息,并严格按照提示要求落实相应防范措施。
2.依法合规运营
在哥伦比亚开展业务的中资企业,需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与人员的安全职责,将安全工作全面融入日常运营各环节,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在外人员应深入熟悉并严格遵守哥伦比亚法律,坚决不参与任何违法活动,避免因法律问题引发安全风险。
3.强化风险防范
中资企业要积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提升自身安全保障能力。提前储备充足的燃料及基本物资,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链中断情况;加强对驻地周边的巡逻和监控,留意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提高驻地与随行安保等级,配备必要的安保设备和人员;制定完善的绑架袭击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应对。此外,企业应提前购买相关特定保险,降低因安全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
4.谨慎规划行程
鉴于哥伦比亚部分地区安全风险极高,中资企业和在外人员应谨慎考虑或避免前往高风险农村地区、事件活动及治安事件高发地、靠近厄瓜多尔边境的南部地区以及东北部与委内瑞拉边境地区。若因特殊情况必须前往风险区域,需提前进行全面、充分的安全评估和准备,制定详细的行程计划与应急方案。
5.关注媒体与防疫
岁末年初,应密切关注传统与社交媒体对疫情、各类安全事件及集会活动的报道,及时掌握当地动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同时,严格遵守当地传染病等防疫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预防本土传播的各类疫情,保障自身健康安全。
6.减少敏感区域停留
当地政府部门、军警设施、政治集会场所、节庆活动场所、石油设施等敏感区域易发生安全事件。驻哥中资企业和在外人员应尽量缩短在这些敏感场所周边的逗留时间。若无法避免经过,需保持高度警惕,密切观察周围环境,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撤离。
7.谨言慎行
在哥伦比亚,应避免谈论政治、社会、经济、宗教等敏感话题,保持谨慎的言论态度,防止因言语不慎引发他人不满或误解,从而陷入不必要的麻烦。
8.遵守禁令指示
哥伦比亚军警部门、卫生部门及当地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发布相关禁令和指示。中资企业和在外人员务必严格遵循,及时关注当地政府的官方通知,确保准确了解并执行最新的禁令和指示,这既是法律义务,也是保障自身安全的关键举措。

【转载说明】转载时请备注来源:走出去服务港(id:SH_GO_Global),原创文章未经作者及发布方授权不可转载。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转载的文章内容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视为对有关内容的详尽说明,亦不构成法律、税务、安全或其他专业建议或服务。文中涉及的观点不代表编者及发布者的立场。

【资料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外安保信息技术(北京安库)经贸摩擦预警中心、长三角中小企业海外风险预警中心、ICOVER全球安投研究信息数据库、安库风险信息公司



附件:

相关附件
媒体报道
音频视频
文件
部门解读
图解类
新闻发布会
访谈
其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