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文/图 梓佑 嘉瑶)8月2日下午,东莞市石龙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镇政府一楼大会堂举行。镇委书记陈庆松,镇委副书记、镇长李亚鹏等镇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在主席台上就座。本次大会应出席代表100名,实到代表88名,符合法定人数。列席大会的还有镇政府机关各办(局)主任(局长),各行政、事业单位(含省、市属)负责人,各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各村、社区党委书记。
会上,李亚鹏向与会人员作《石龙镇2022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
其间,镇人大代表审查了《石龙镇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上半年进展情况》《石龙镇2021年决算草案和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并投票选举石龙镇副镇长。经投票,李知遥全票当选为石龙镇副镇长。陈庆松向李知遥颁发当选证书。
陈庆松首先向新当选为石龙镇副镇长的李知遥同志表示衷心的祝贺。他表示,全镇基层干部要把执行力转化为行动力、生产力、统筹力和竞争力。各级干部要始终秉持着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主动带头挑重担、克难关、到一线。对于企业发展方面,各部门要提升主动服务意识,把扶企、暖企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去。另外,全镇上下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各方力量,加强沟通联系,形成协同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石龙镇将继续对各级干部加大考核力度,明确“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导向,以此进一步提升各级干部工作执行力,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政企加强合作全力推动石龙木材厂片区更新改造
本报讯(文/图 嘉欣)城市生活品质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8月3日下午,广物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梁庆彦一行先后到石龙博物馆、木材厂片区实地参观调研,为推动木材厂片区更新改造出谋划策。石龙镇委书记陈庆松,镇委副书记、镇长李亚鹏,镇委副书记周润良,镇委委员黄效荣,副镇长叶振华,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实地调研探索思路
博物馆保存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和记忆。梁庆彦一行首先参观了石龙博物馆二楼的“石龙历史陈列展厅”,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以时间为轴线,进一步了解石龙不同阶段发生的历史故事和取得的发展成果,领略石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随后,梁庆彦一行在石龙博物馆门前,通过观看展板和听取讲解,进一步了解筹建中的中国举重博物馆,以及老城活化等项目的建设规划和建设进度。
紧接着,梁庆彦一行实地调研木材厂片区的发展现状,通过观看展板和听取介绍,进一步了解木材厂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的进展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并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借力发展提升品质
2021年8月26日,中国共产党石龙镇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石龙镇提出,建设“精致石龙、魅力名镇”的关键是打造好“三城”。这要求充分挖掘好石龙镇老城区、黄洲片区、西湖片区等区域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动员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将其打造为“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
当前,石龙全镇上下正鼓足干劲,全力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全域提升城市生活品质。通过“拓空间”(即拓展与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和城市更新,全力打造好“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彰显石龙精致秀气的魅力形象。
本次调研活动,正是石龙镇借力国内顶尖专业力量,加快推进木材厂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带动木材厂片区城市更新与中山路活化联动发展,带动老城片区更新改造及业态转型又一有力举措。
立足实际 创先争优
推动全镇经济社会提速发展
上半年成绩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风险挑战,石龙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抓好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谋发展等各项重点工作,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疫情防控措施有力有效。全镇上下持之以恒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多项工作成效均走在全市前列,实现本土疫情“零发生”;率先应用并推广场所码,设置率及扫码率位列全市前二;首批建成“15分钟核酸检测圈”;成功构建网格化疫情防控体系,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全市推广。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紧盯道路交通、燃气安全、防溺水工作、自建房安全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
●社会维稳管控落实到位。圆满完成冬奥会、全国两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等安保维稳任务;建立健全信息收集、预警报送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从源头化解,上半年石龙信访工作群众满意率达97.73%,排名全市第一。
宏观经济大盘持续巩固
●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上半年石龙镇地区生产总值为62.97亿元,同比增长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8%,位列全市第7。
●工业“压舱石”作用得到巩固。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奖补政策,协调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各种难点堵点。
●有效投资不断扩大。22个重点项目先后开工落地;部署、谋划、储备了下半年38个及未来三年42个重点项目。
●消费活力有效激活。“乐购东莞·乐享石龙”等线上线下促销活动遍地开花、成效显著;创新形式举办“沙洲露营生活节”活动,吸引超2.5万人次参与。
●外资外贸逆势攀升。石龙港成功开辟“跨境电商+组合港”出口物流新通道,打造了“互换局验放-陆路转运-组合港发全球”的便捷跨境电商出口模式。
推动产业空间破局突围
●产业载体空间持续拓展。以大力建设“一号工程”生物医药基地为抓手,探索“拿地即开工”模式实现项目加速落地;引导众生药业等多家企业主动参与“工改”,盘活载体空间约28万平方米。
●土地整备收储持续加强。结合西湖片区未来城市规划设计,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加强存量空间盘活力度,全面摸清闲置土地底数。
●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加大。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首批12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落地;加快推进铁路国际物流基地预留发展用地的招商工作,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城市精细化管理纵深推进
●抓好精致建设。以纳入全市“三江六岸”片区为契机,对裕兴路基础设施进行提升;启动实施一批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加大危险建筑拆除力度。
●抓好精致管理。扎实推进全市“一网统管”试点工作,梳理形成300多项数据及服务清单。
●抓好精致交通。对裕兴路、西湖三路、红棉路等90个隐患点进行重点整治;完成莞龙路、滨江路慢行品质提升项目设计方案。盘活改造了13个镇内闲置空地用于扩充全镇停车资源。
●抓好精致生态。完善生活垃圾投放点铺设与管理,基本实现示范区内垃圾分类全覆盖;成功建立6个空气质量监测微站,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稳定在98%以上。
●擦亮文体品牌。举办“非遗墟市”、骑楼文化节等各具特色文化活动,石龙老字号老品牌再次得以火热“出圈”;擦亮石龙“举重之乡”的招牌,高水平筹建中国举重博物馆。今年7月,举办“新中国打破世界纪录第一人——陈镜开珍品捐赠仪式”,成功将陈镜开毕生荣誉勋章、奖杯等珍品共55件(套)收入馆藏,并得到新华社等22家主流媒体广泛宣传。
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全力打造“健康强镇”。全国临床药师学员培训中心、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等3个重点项目落户市松山湖中心医院集中揭牌;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大楼加快建设;市儿童医院创建三甲工作有力推进;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大楼主体完工。
●优化就业创业服务。积极落实各项就业创业补贴,确保补贴红利充分释放;建立石龙镇在校大学生信息数据库,精准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和优质就业资源。
●推动教育扩容提质。大力推进石龙第三中学教学楼建设,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规范校外培训机构,100%压减全镇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干事创业积极性不断攀升
●坚持党建引领。今年4月石龙镇被认定为2022年度基层党建“全域推进、整镇提升”示范镇街创建对象;今年上半年共新建10个小区党组织,建成帝景湾、华南花园两个小区示范党支部。
●建强人才队伍。深入实施“龙青计划”工程;完善聘用人员管理办法,对表现突出的人员提供奖励金。
下半年工作
接下来,石龙镇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盯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再加劲、再落实,努力以过硬的末端执行力兑现对石龙群众的庄严承诺。
全力以赴强弱项,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开展超常规服务型调度
●精准发力招商引资
●多措并举提振消费需求
迎难而上补短板,坚决守牢疫情防线,保障全镇社会安全稳定
●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安全问题
●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鼓足干劲固底板,全力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全域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加速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发展
●统筹加快土地出让手续办理进度
●重点落实中国举重博物馆筹建工作
●推进教育医疗事业再上新台阶
●系统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坚定信心扬优势,争分夺秒抢抓通港机遇,对接优质产业实现突围发展
●加快完善“硬联通”
●加快建立“软联通”
跑马争先强执行,把握工作 “时度效”,提升末端执行力
●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加强干部队伍执行力建设
●加强后备干部培养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