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清溪镇召开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反馈会,深入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及《东莞市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行动计划》,全面分析2023年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情况,推动清溪镇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议从市测介绍、清溪镇总体监测结果、监测表现及关注点、问题清单及全市其他情况四个方面对清溪镇2023年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进行了详尽解读,对清溪镇教育质量的显著进步给予肯定,并深入剖析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人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监测结果的长短板,为学校科学改进教育教学决策提供了关键参考。
会议通报了清溪镇2024年质量监测成果应用及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概况,要求提高认识,认真履职,做好监测工作;运用监测结果,召开专题会议,结合校情制定对策,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转变观念,创新评价方式,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会议强调,要提高对市测的认识,以质量监测为抓手构建教育高质量生态系统;开展监测结果的二次分析,让教育土壤更优良,教育生态更优质;基于学生发展的全面评估,回归育人本体;加强结果应用,提高解读和应用能力。
清溪镇教育评价改革:探索新路径,共谋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国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及《东莞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行动计划》的精神,清溪镇教育管理中心携手清溪中学、第二小学、第三小学、联升小学、众美中学等五所实验校,于2023年11月积极申报东莞市第二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验镇/校,并于今年2月成功入选。这一壮举标志着清溪镇教育改革的新征程正式启航。
团队搭建,改革落地
在改革的浪潮中,清溪镇以“政府——校际——本校”三级会议为推进机制,组建了专业的改革团队,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及方案。各实验校积极响应,从行政团队到全校教师,全员参与,形成了团队协助、逐层深入、逐步推进的改革态势。这种高效的组织架构和强有力的执行力,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观念变革,深化认知
改革不仅是行动上的变革,更是思想上的觉醒。各实验校积极参与教育评价改革培训会,学习先进经验,通过加强通识培训、推广信息化评价手段等举措,积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这一过程中,学校的教育评价理念得到了更新,评价改革路径更加清晰,步调更加统一,为改革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
活动实践,重视过程
改革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各实验校在改革过程中,积极开展学生“五育”活动及教师素养展示活动,通过实践体验转变观念,形成自我增值思维。如第二小学的语文科聚焦学业评价中的“学科素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方位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形成评价依据;清溪中学则突出劳动教育特色,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及学生劳动实践小课题汇报;众美中学则依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共建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建立以劳动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师生思想品质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更为评价改革的深入实施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
创新体系,以评促改
在改革的进程中,各实验校立足课程建设、教学教研、综合素养、多元评价等要素,通过组织多项学生实践、竞赛及教师教研、展示活动,逐步完善了符合本校校情的评价体系。特别是第二小学、第三小学还进行了智能评价平台试点,引入了先进的评价工具,为评价改革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更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改革成效,激励发展
经过团队搭建、培训深化、活动实践、体系构建等试点建设,各实验校教育管理及评价实施更科学合理、评价体系更综合全面、评价手段更科技创新,取得各级各类充分体现师生综合素养的丰硕成果。接下来,清溪镇将持续进行教育督导、推广教育评价改革先进经验,逐步帮助学校更新办学理念、创新评价体系、创建特色品牌、提升师生素养,共同绘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