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中德技工学校,一所致力于培养中职、高职技术人才的学府,自2017年起便积极投身于创新教育协作工作。在其校园内,有一群“特殊”的学生,随着锣鼓的强烈节奏与唢呐的曲调起舞,灵动地展现麒麟的神态;他们正用激情和汗水舞动着麒麟,演绎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绘就出一幅东西部教育协作的动人画卷……这群学生,就是“德江班”的学子们。
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东莞与铜仁市牵手同行,奏响共同发展最强音。由清溪镇牵头,凤岗镇、企石镇协助与铜仁市德江县结对,开启千里山水之间的协作情缘。
莞德携手育桃李,千里帮扶春满园。“特色式”协作,是清溪与德江教育协作帮扶的重要抓手。在清溪镇委、镇政府的推动下,中德技工学校与德江县教育局签订了“德江班”免费就读协议,专门接收德江籍学生,在就读期间费用全免,毕业后还对口安置工作。从2021年至2023年,共招收87名德江籍学生,形成了“走出去送教,请回来育人”的教育帮扶模式。
遵循“让每个人的人生都精彩”的教育理念,中德技工学校推动“特色兴校”,让孩子们在学校学的一技之长的同时培养一项兴趣特长。中德技工学校十分重视非遗传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列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入非遗项目麒麟舞,并拨出专项资金成立“麒麟武术队”。其中,“德江班”先后有20名学生参与麒麟舞培训。在麒麟舞的学习过程中,这些德江学子不但了解了清溪非遗之美,还从中找到了自己与清溪本土文化的连接。
“刚开始学麒麟舞的时候,我觉得很新奇,但也很难。”来自“德江班”的小李同学回忆道,“麒麟舞的步伐和节奏都很特别,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磨合。”慢慢地,在教练的耐心指导和同学们的相互鼓励下,小李逐渐掌握了这门技艺。“现在,我掌握了动作技巧并融入自我表达,而且已经爱上了麒麟舞!”小李充满自信地表示。
小李的话,道出了许多德江班学生的心声。“学习麒麟舞不容易,我大概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才能在舞台上自如地表演。”德江学子小张则认为,通过参与麒麟舞的培训,不仅学到了新技能,还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了解并喜欢上了清溪的传统文化。
作为中德技工学校的专职教练,清溪镇麒麟舞第五代传承人黄静见证了学生们从生疏到熟练的成长过程。“这些孩子们非常努力,他们对待麒麟舞的热情和认真,让我深受感动。”黄静笑着说,“每次看到他们在舞台上自信地舞动,我都觉得非常骄傲。”
如今,“德江班”的学生们已经多次登台演出,他们的麒麟舞表演不仅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也收获了业界的认可。其中,在“客侨杯”2023年东莞市青少年龙狮麒麟大赛中,中德技工学校麒麟武术队喜获银奖。这些沉甸甸成绩的背后,是学生们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和坚持,也得益于清溪镇帮协办、镇文化服务中心以及德江县各相关部门的共同支持与合作,是东西部教育协作成果的生动体现。
中德技工学校负责人表示,教育作协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学生内心的希望之火。“我们针对德江班学生的特点,设计了‘技能+特长’的教育培养模式,让他们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他说,“看到德江班的孩子们在舞台上绽放青春光彩,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在中德技工学校成立‘德江班’并推广麒麟舞,是东西部教育协作的具体实践之一。”镇领导蔡运洪表示,希望通过这种“非遗进校园”的方式,让德江学子们能够真正融入清溪,同时鼓励他们成为清溪麒麟文化的传播者,在传承非遗、推动东西部教育协作方面贡献力量。
据悉,接下来,镇帮协办将联合清溪文化服务中心及德江县,在德江县举办一场麒麟舞表演。届时,“德江班”的学生们将带着他们的技艺和热情,为当地民众带来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我们希望‘走出去’,进一步加深清溪与德江之间的文化交流,让教育协作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
“特色式”教育协作,不仅改变了德江班学生们的命运,也让他们用青春的舞姿演绎出精彩的人生。据悉,从去年起,又有3名德江学子新加入了学校的“麒麟武术队”,让我们期待他们也在教育的阳光下,舞出更加绚烂的未来!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