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清溪镇委主办,清溪镇党建工作办、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承办的“行进中的党课”走进清溪湖畔,解读清溪河从昔日“臭水沟”变成今日“景观河”的蝶变密码,充分彰显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凝聚力、号召力。本堂党课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访谈、听众提问、专家解读等环节,深入浅出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述身边人身边事,增强了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昔日“臭水沟”变成今日“景观河”
清溪,三山环抱、五水拥城,是一座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的城镇。此次“行进中的党课”搬到了清溪湖畔。微风轻徐,白鹭翩飞,湖水碧波荡漾、两岸垂柳婀娜,满眼皆是“绿色屏保”,穿城而过的清溪河,带来一幅“以水为邻、城在景中”的美好景象。
五年前,清溪河还是大家躲着走的“臭水沟”,现如今,清溪河旧貌换新颜,从昔日“臭水沟”变成今日“景观河”,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并获评东莞市“最美河涌”。
清溪河转变无疑是清溪党员干部凝心聚力打下的又一场翻身仗、漂亮仗。清溪“行进中的党课”选择在清溪湖畔,清溪党员干部感觉特别亲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临其境。互动访谈环节,清溪镇委委员马慧、清溪镇水务工程运营中心主任黄景威一起回望清溪河的变迁史:“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亲历整个改造工程的黄景威,是从小就在这条河旁边长大的清溪人。“我读小学的时候,那河水很清的。随着经济发展,慢慢清溪河就不能下去玩了,到我们治理之前,那条河都是又黑又臭的,大家路过都不想靠近河边。”
黄景威坦言,“治水工作开始时,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全市范围内还没有镇街自主投资这么大去整治一条河涌的案例。当时工期相当紧迫,只能顶着压力上马。”
清溪河的治理长度超过16公里,横穿8个村(社区),十几条二级支流汇入清溪河。整个治理工程施工跨度大、涉及范围广,要把水变清,需要全域性治污工程推进。从源头到雨污分流,市政道路污水管网建设、包括末端污水处理厂的一些扩建、沿岸偷排的治理、河道的拓宽等等,若清溪河周边哪一个地方没有做好,都将影响整体水质。
项目整治涉及自然资源、规划、生态环境、工程、城管以及各种管线单位等多个部门。黄景威见证清溪水的转变,感慨万千:“基本上发动了全镇所有的党员干部参与治水,包括每一条河都有领导班子挂点。在党建引领下,党组织把党员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5+2’‘白加黑’,狠抓执行力,一级带着一级干,一件一件抓落实,让清溪河变清、两岸重获新生。”
治水中如何解决种种困难?黄景威说:“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是在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牢记入党誓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轻易‘躺平’。清溪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清溪人民的福祉,责任重大,无论多大的困难,都要去克服它,还清溪人民一条清、净、美的母亲河。而我是清溪成长起来的党员,这种想法就更为强烈。”
优美环境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清溪河的治理只是清溪镇水污染治理的一个缩影。2016年以来,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清溪举全镇之力,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环境治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清溪镇领导班子成员挂点督导镇内43条重点河涌的整治工作。全镇共设立16名镇级河长、21名村级河长、120名自然村河长。全镇基本完成雨污分流改造,897.2公里截污管网顺利建成,1562个排污口完成整治,16.46公里的清溪水碧道美丽“上线”。
清溪镇通过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修复等一系列措施,清溪镇内43条河涌河道环境持续向好。目前,清溪镇11个重点河流断面水质基本稳定达到Ⅴ类以上。
五年铁腕治理,从清理黑臭水体,到截污纳管,实现了由“脏”到“净”的转变;从河道清淤,到排污口整治,实现了由“净”到“清”的转变;从落实河长制,到加快碧道建设,实现了从“清”到“美”的提升。如今,在清溪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天蓝、水清、岸绿、民富。
人们常说:美丽环境孕育美丽经济。治理后的清溪水不仅看到了生态环境的转变,最直观还是清溪水一河两岸的经济价值的提升。
“原来清溪水周边房地产临河一片的户型是价格最低最难卖的,现在临河的户型已经变成了价格最高最难买的了。”清溪镇委委员马慧介绍到,依托着两岸优美的环境,很多商圈也逐渐兴起,出现了很多网红“打卡点”,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也吸引着周边城市的人来游玩消费。
同时,依托清溪水整治等一批项目,清溪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为吸引人才的新优势、招商引资的新卖点、城市形象的新窗口,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开拓了新格局。
“行进中的党课”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党建引领,身边人讲身边事,清溪全域水环境治理党课充满感染力。
作为党建观察员,中共东莞市委党校教育长王金豹也沉浸在这堂创新党课中,“清溪镇通过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修复等措施,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清溪镇新时代的绿水之变,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动鲜活的实践。”
王金豹表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守护好‘一泓碧水’,守的是人民的心”。清溪镇全面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让广大群众享受更多生态福利,体现人民至上的崇高品质。
清溪水环境改善的背后,体现了党员干部忠于党、忠于人民,胸怀大局、情系民生,致力于人民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美好追求的忠诚使命;体现了党员干部求治水实际之真、务破解难题之实,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求实作风;体现了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的担当精神。
“行进中的党课”创新讲课方式,拓展授课平台空间,深受基层党员干部欢迎和好评。“活动选择在清溪湖畔举办,通过党员小分队的镜头切实感受到清溪环境的变化。”清溪镇府机关第三党支部党员吴春华说,活动新颖、丰富,增强党员干部的现场感和参与感,提升党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希望开展更多这样“接地气、冒热气”的党建活动。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