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沟变暗渠 老巷换新颜 清溪镇43个老旧村落美丽升级大变样
从“示范先行”到“连片提升”,自清溪镇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以来,全镇21个村(社区)持续加大对老村旧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让老旧村落旧貌换新颜。据悉,清溪镇目前已有43个村民小组实现美丽升级大变样,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4月以来,清溪镇各村(社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建设,按照“打造样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推进全部村民小组同时整治提升,通过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攻坚,持续加大对老村旧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迅速推动地面硬底化、明沟改暗渠等工作。
期间,各村(社区)积极组织施工队对老村、旧村进行巷道硬底化改造,有效改善了村民出行的交通条件;对露天排水沟进行冲洗清淤,铺上水泥板,将“明沟”改造为“暗渠”,有效解决了污水臭味、蚊蝇扰民的问题……这些改变,村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以前我最怕走这条路,因为这里坑坑洼洼,一下雨到处都是泥浆。现在这条路铺上了水泥,漂亮又干净。”长山头村有村民感慨道。
受雨季影响,全镇各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虽然进度不一,但都开足了马力,充分利用有效时间,争分夺秒地抢进度。据统计,全镇当前共有43个村民小组开展了路面硬底化,累计硬底化面积18020平方米;共有34个村民小组开展明沟改暗渠,累计长度5942米。目前,浮岗、重河、大利、渔樑围、土桥村等村已安排3个及以上村民小组进场施工,浮岗、清厦、谢坑、重河、九乡村已完成2个村民小组施工任务。
接下来,清溪镇将会继续加强对各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的督导,不断满足群众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需求,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清溪样板。
多阵地宣传人居环境整治 助力乡村振兴
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攻坚行动以来,清溪镇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栏多措并举,在全镇营造起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大合力。
宣传先进事迹,发挥榜样力量。在东莞日报旗下的《清溪报》上开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发布专版13期,录用稿件39篇;配合镇人大编写了人大代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2篇,配合镇总工会编写村干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21篇,配合镇文明办、妇联讲好背街小巷文明提质、美丽家园故事,上述文章自动被南方观察、南方+、东莞+等省市媒体转载,通过宣传报道优秀村干部奋战在一线美化家园的先进事迹,讲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故事,激发广大群众建设美丽宜居家园的热情,引导全镇各村(社区)干部、村民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
发放倡议书,抓好“门前三包”。各村(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挨家挨户发放“门前三包”倡议书,提倡村民爱护环境,保持门前干净整洁,不乱堆乱放私人物品或废弃物品;村干部逐户上门动员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督促商户参与城市管理,履行维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义务。截至目前,清溪镇已对全镇21个村(社区),104条自然村,32条道路全面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共悬挂新“门前三包”责任牌3065个,签订新“门前三包”责任书3065份。
张贴宣传标语,营造浓厚氛围。督促各村(社区)在村委会公告栏、商业中心、工业区等人流密集处和路口张贴、悬挂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圩镇建设等宣传海报及横幅,提高人居环境整治的知晓率,形成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目前,全镇已累计悬挂、张贴宣传横幅100余条、宣传海报50处。浓厚的宣传氛围让群众深深地感受到了清溪当前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热潮。
接下来,清溪镇将会继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宣传力度,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营造良好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助力乡村振兴,让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黄嘉文:永葆军人本色 助力三中村容貌大变样
黄嘉文现任三中村城管办公室队长。在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攻坚战中,他坚持军人本色,求真务实、求细不虚、求好忌快,竭尽全力全身心投入到三中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工作中,助力三中村创建现代化生态宜居试点村。
三中村是清溪镇的“南大门”,是深莞惠交接的“黄金地带”,总面积9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三中村不仅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每年三月,以禾雀花为标识的清溪镇“赏花行”活动都会吸引超100万人次的游客到三中旅游观光。然而,地广人多的现实状况也对三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造成了一定困难。
转变角色,胜任岗位需要。黄嘉文自上任以来,通过村内巡防、现场检查、走访村民、同事沟通等方式切实了解到全村人居环境面临极为严峻的形势。他深知,三中村人口较多、车量较密、行业较杂,环境压力巨大、整治范围巨大、面临困境巨大,只有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劲头,以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执着,方能改善全村人居环境。
勤勤恳恳,展现军人风采。黄嘉文始终牢记自己退役军人的身份,发扬着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积极奋战在三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前线。根据工作部署,三中村全村划分为12个治理网格,压实责任到人,形成“村党总支主导、两委成员分别挂点主抓、村小组三级全程配合”的治理格局,实施外包清理制度,其范围包括乱堆杂物、水沟垃圾、卫生死角、脏乱差点等。黄嘉文负责带领三中城管办统筹联系全程监督实施,一个一个网格清理,一旬一旬推进,要求天天有进展,周周有进步。
不忘初心,永葆军人本色。黄嘉文带领10个队员每天监管12个网格,保留清理前清理后图片,并形成宣传海报,通过微信群、三中村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大力宣传,形成浓厚氛围。同时,他以身作则并严格要求队员全面监督,凡事必须亲临现场,乱堆垃圾立查立清、黑臭水沟清淤排污、荒乱空地添绿、发现门前屋后杂物及时通知居民群众搬走等工作都会出现他们的身影。同时,实施“回头看”制度,每天做到对问题回头巡一遍,加强整改落实,建立常态化机制。截至目前,三中村共计清理积存垃圾360吨,整改反馈问题410处。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如今的三中村,到处都是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村民们发现门前屋后干净了,久堆垃圾不见了……谈起如今的变化,村民们对黄嘉文交口称赞。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攻坚战中,黄嘉文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力量,也给基层的年轻干部树立了榜样。
尹伟祥:以扎实的工作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尹伟祥现任荔横村党总支委员,自分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紧紧围绕全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部署,不断创新工作方式,落实各项整治举措,认真做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各项工作。
荔横村位于清溪镇中西部,距离镇中心区3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近年来,荔横村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旧村改造,大力推进农民公寓建设,6个自然村全部完成了新村建设,村民全部住进了别墅式或者公寓式新村,基本实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的目标。但是,荔横村的老村旧村区域始终处于缺乏监管的状态,在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尹伟祥接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后,立即全面排查各村民小组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想办法突破整治僵局。
扫干净、摆整齐,集中整治脏乱差。由于老村旧村较多,荔横村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前,村内环境可以用“脏乱差”三个字来形容。尹伟祥走遍各旧村实地了解情况,按照城市精细化管理“扫干净、摆整齐”的标准制定整改方案,加大“门前三包”宣传,动员辖区企业、商户杜绝乱扔垃圾、乱堆乱放杂物等不文明行为,劝导并拆除村民乱搭建的鸡舍狗屋,对菜地不规范围挡进行整理,将房前屋后明沟改建成暗渠,对村内巷道逐步完成硬底化改造。
升级滨河公园,增添群众“小确幸”。根据清溪镇人居环境整治和口袋公园的建设要求,在村委会的决策部署下,尹伟祥带领工作人员,对辖区内闲置地、边角地等进行“见缝插绿”,通过优化绿化、设施更新等方式进行升级改造滨河公园,改善荔横村景观品质和人居环境,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打造整治示范点,促进全村连片提升。尹伟祥紧紧围绕全镇乡村振兴工作部署,按照“一村一品”特色方式积极谋划荔枝墩村民小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建设,坚持“打造样板、抓点促面、整体推进”的原则,扎实有序推进荔横村人居环境整治向纵深发展,推动全村人居环境整治连片提升。
截至目前,荔横村出动工作人员138人次,投入资金15.5万元,实现巷道硬底化面积约500平方米,明沟改暗渠250米,整改问题365处。通过前一阶段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荔横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村民们纷纷反映:“环境改善了,生活舒适了,内心也更加敞亮。”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