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ico
ico
粽香艾韵访贤德 联袂传薪践初心
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      2025-06-18 15:01:56  来源: 本网
【字体:

  端午粽香沁心脾,艾草青青映初心。在端午至六一佳节之际,清溪镇“阳光雨”精品服务项目走进清溪镇百子论文公益互助中心,以“粽香艾韵访贤德 ,联袂传薪践初心”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访先进模范系列活动。三场探访,三场对话,老干部的经验传承、地方文化的根脉赓续、非遗艺术的创新探索,在粽叶清香与艾草芬芳中交织成一曲初心不渝的文明赞歌。

  在陈容辉同志简朴的家中,一摞摞泛黄的笔记本记录着这位老关工委主任二十载躬耕青少年工作的点滴。从“五老”队伍建设到困境儿童帮扶,从红色基因传承到心理健康疏导,陈老如数家珍。他轻抚着2003年首届“老少结对”活动的合影,感慨道:“关心下一代不是口号,是要用脚步丈量每个孩子的成长路。”志愿者们聆听着“三贴近”工作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下“社区四点半课堂”“银发讲师团”等鲜活经验。临别时,陈老将珍藏的《关工札记》赠予志愿团队,扉页上“以心换心,以爱育爱”的寄语,恰似端午艾草,虽质朴却芬芳隽永。

  踏入徐谭送老师的书房,樟木书柜间弥漫着油墨清香。《清溪镇志》编纂手稿层层叠叠,泛黄的县志残卷整整齐齐,纤尘不染,勾勒出千年客家古镇的文脉图谱。徐老师指着民国年间的《清溪圩》娓娓道来:高华麒麟的铿锵鼓点曾响彻清溪墟市,百年围屋的黄土墙铭刻着鹿城往事,革命年代“清溪八烈士”的故事更让年轻志愿者红了眼眶。“修志不是怀旧,是要让历史成为照亮未来的灯。”徐谭送老师展示着镇志原稿,文字记录重现客家山歌热闹场景。志愿者们轻抚着镇志扉页发黄的照片,触摸到的不只是往昔,更是文化自信的当代注脚。

  来到秋之韵民乐团主要创始人李火才老师家中,八十多岁的李火才老师手持百年龙头二胡,示范着《赛马》的跳弓技法。从非遗“客家山歌”的采风录音,到将电子混响融入《茉莉花》的创新编曲,这位民乐守艺人用三十年时光架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志愿者们尝试用AI作曲辅助系统,在《百鸟朝凤》的笛韵中感受科技赋予民乐的新生。李火才老师轻抚着弟子用激光雕刻装饰的月琴感叹:“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要像端午龙舟,既守得住根,又划得出新航道。”当青年乐手用数字音频技术还原老艺人的唱腔时,满室清音仿佛穿越时空的对话。

  三场探访,三个对话,三次传递。当志愿者们将裹着红豆沙的“初心粽”送到模范手中时,粽叶包裹的不仅是传统滋味,更是对“传薪者”的崇高致敬。艾草依旧青青,文明薪火永续,这场关于初心的对话,永远在路上,永远在心中。



附件:

相关附件
媒体报道
音频视频
文件
部门解读
图解类
新闻发布会
访谈
其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