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向往,助推“双减”有效落地,实现“减负提质、减负增效”的目标,南城阳光中心小学在品质课堂建设与探索中集体行动,重点攻关,埋头苦干,扎实研究,品质课堂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2021年,学校被评为东莞市“品质课堂”实验学校。
经过一年来“品质课堂”专项课题引领建设,南城阳光中心小学创新建构了独具特色的“阳光五环”教学和教研模式,在丰富课程样态、优化作业设计、创生课程资源等多方面着力,深入推进教学实践,搭建展示平台等措施,使“品质课堂”实验落到实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切实做到“减负提质”。
课堂成果展演 彰显品质力量 “104班的小朋友们,我们又见面啦!你们可以用一两句话形容自己的妈妈吗?” “我的妈妈像被子一样温柔。”“我的妈妈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近日,南城阳光中心小学语文教师黎淑敏一堂经典绘本阅读指导课《我妈妈》开讲,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现场氛围热烈。 语文科组 课外阅读指导课《我妈妈》 这是该校“品质课堂”实验学校线上展示活动的生动一幕。此次活动围绕“减负增效提品质,苦练内功铸品牌”主题开展,除语文科组外,数学、英语、体育、道德与法治等多个科组同步直播展示,吸引了近万人次同步在线观看。 英语科组 呈现学校以核心素养新目标下的英语教学探索 据了解,“品质课堂”建设,是近年来东莞推进高品质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2021年3月,东莞市“品质课堂”建设推进会召开,动员部署推动“品质课堂”建设和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建设,奋力打造品质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今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要提高学校作业设计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校长曹阳明在活动现场分享“品质课堂”建设经验 一年来,南城阳光中心小学通过“品质课堂”专项课题引领,基于阳光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品质课堂理念,创新建构了“阳光五环”教学和教研模式,即以“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思辨-巩固延伸”五步为基本教学模式,以“选题、研磨、量评、聚合、反思”五步呈现教研过程,在丰富课程样态、优化作业设计、创生课程资源等多方面着力,深入推进教学实践,搭建展示平台等措施,使“品质课堂”实验落到实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切实做到“减负提质”。 体育科组 教学融合力量素质练习,贯彻“体能与技能相长”的教学主张,大小方阵变化灵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2021年,学校的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和体育科组也被评为东莞市“品质课堂”实验教研组。自“双减”以来,南城阳光中心小学在进行实验教研组建设与探索的过程中,各科组以学校“阳光课堂”基本教学模式为基础,根据学科特点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教学子模式,进一步凸显学科特色,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切实减轻学习负担。 优化作业设计 品质深化延伸 一部经典名著,通过课本剧表演、思维导图等形式,变得活灵活现;抽象的数学题,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形式展现,数字不再枯燥;传统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被赋予“四时雅兴”,广东靓汤的主题探究实践开启;为阳光少年搭建展示特长的舞台,让孩子们都拥有自己的“阳光梦工厂”……在南城阳光中心小学,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书本和课堂,每一门学科,经过老师们的优化设计,如同宝盒般,带给孩子们不同的体验。 这些教学成果,也被展示在当天的活动现场。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艺术、综合实践等学科作业设计展播吸引了教育专家们驻足观看。 据介绍,南城阳光中心小学注重优化作业设计,根据学科特点和学情,设计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不仅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更加关注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兴趣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训练。 各学科积极探索具有“生活化、情景化、游戏化、综合化”特点的阳光作业新模式。同时,在传统书面作业的基础上,每个学生每天都有半小时的大阅读,每周都有体育锻炼、艺术学习、社会调查、家务劳动、公益服务等不同类型实践作业。 此外,学校还为学生搭建“阳光梦工厂”和“阳光梦想小舞台”等展示平台,并将每周三的无作业日设立为“阳光少年成长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特长得以展现,让师生享受到过程精彩和成长幸福。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