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作用,减少事故发生,现将2023年第十期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企业名称:东莞市嘉昇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违法行为:压铸车间熔炉未规范设置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
处罚金额:人民币伍仟元整(¥5000.00)
现场图片:
企业名称:东莞市盈胜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违法行为:压铸车间熔炉未规范设置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
处罚金额:人民币伍仟元整(¥5000.00)
现场图片:
企业名称:东莞市利航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行为:五金部熔炉未规范设置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
处罚金额:人民币伍仟元整(¥5000.00)
现场图片:
普法知识点:
2021年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三十六条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
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的,应当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
第九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二)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三)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
(四)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的;
(五)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六)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未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
(七)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
(八)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
第二十九条企业对电炉、电解车间应当采取防雨措施和有效的排水设施,防止雨水进入槽下地坪,确保电炉、电解槽下没有积水。企业对电炉、铸造熔炼炉、保温炉、倾翻炉、铸机、流液槽、熔盐电解槽等设备,应当设置熔融金属紧急排放和储存的设施,并在设备周围设置拦挡围堰,防止熔融金属外流。
《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应急管理部令第10号)
第七条 机械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二)铸造用熔炼炉、精炼炉、保温炉未设置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的。
- 相关新闻